
成都银行没完成的增持,江苏银行的高管超额完成了
成都银行未完成增持计划,而江苏银行高管超额完成了增持目标,这表明两家银行在资本运作和战略规划方面存在差异,江苏银行高管积极增持股份,显示出对该行的信心和对未来发展的积极预期,而成都银行的增持计划未完成,可能涉及多种因素,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出品|达摩财经
7月9日,江苏银行发布公告表示,该行高管、部分董事、监事及全行中层以上干部增持计划实施完毕。上述人员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该行216.48万股,累计增持金额约为2427.82万元。
本次增持超额完成原定目标,增持金额达到计划金额下限的121.39%。增持完成后,相关人员的合计持股数量从原来的378.66万股上升至595.14万股,占江苏银行总股本的比例由0.02%提升至0.03%。
江苏银行表示,此次增持主要基于对该行价值的认可、未来战略规划及发展前景的信心,相信该行股票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江苏银行公告发布前一日,成都银行也发布了大股东增持计划进展公告。不同的是,成都银行的增持计划未能实施完成。
成都银行本次增持计划的主体为成都产业资本集团和成都欣天颐2家企业,均为该行实际控制人成都市国资委控制企业。对于未能增持的原因,成都银行称,是由于股价长时间持续超过增持价格上限等因素。
自年初至今,银行股不断创出新高。截至7月10日,A股银行板块今年的涨幅达到19.47%,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排名第一。
成都银行与江苏银行的增持计划披露日期相近,分别披露于4月9日和4月10日。自增持计划披露至今,成都银行股价上涨22.4%,最新股价为20.6元/股。
而江苏银行同期的股价涨幅则明显比成都银行高出不少,自增持计划披露日至今上涨31.52%。截至7月10日,江苏银行股价为12.2元/股,最新市值2238.86亿元。从增持计划的实施进展上看,江苏银行的管理层显然多了不少底气。
冠名苏超大火
2025年的这个夏天,因为苏超的大热,江苏银行成了最耀眼的一家城商行。
截至7月10日,抖音上关于“苏超”及“苏超联赛”的话题播放量均已接近210亿次。在强大的流量号召下,苏超赞助商数量大幅增长。赛事之初,苏超的赞助商仅有6家,至7月初,其赞助商名单已经增至29家。其中,不乏京东、小米、理想、伊利等知名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赞助商一席难求的情况下,苏超官方赞助席位价格已飙升至300万元。而最早拿下苏超整个赛季冠名总冠名权的江苏银行,只花了800万,这是覆盖江苏13个城市长达7个月,共计85场对决的全部成本。
江苏银行这笔资金花费称得上物超所值,要知道,2024年,怡宝冠名中超联赛的价格大约在1.2亿元左右,而全年场均观赛人数尚不到2万人。苏超第6轮南京队主场0比0战平苏州队的比赛吸引了60396名观众到场,刷新中国足球业余赛事上座率的同时,已逼近65769人的中超联赛观赛纪录。
目前,苏超比赛的门票已经一票难求,为了使这场难得一见的足球盛宴为江苏银行引流,该行在官方app上专门增设了抽门票、看直播入口,并定时发放免费门票。根据全球移动应用、游戏数据监测服务商点点数据的监测,6月,江苏银行APP(仅iOS平台)的下载量超15万,在上市城商行APP下载量中排名第一。
不过,在软件评论区中,也有不少用户对该行app进行了吐槽,也有部分用户表示,就是为了苏超门票才选择下载该软件。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自苏超开赛以来,江苏银行的品牌实现了数亿级曝光。同时,江苏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苏超联名卡”发卡量占新增总量的15%,35岁以下新客户占比也从29%升至41%。
从实际效果来看,江苏银行对苏超的这波神操作,不仅促进了该行大量的存款、消费贷款转化,同时也提升了该行在35岁以下年轻群体中的品牌认知形象。在苏超超级流量的加持下,配合银行股整体强势上涨的推动,江苏银行今年股价也实现了大幅的上涨。
业绩表现出色
当然,江苏银行股价的持续上涨也离不开其业绩的助推。
今年一季度,江苏银行各项指标在城商行中保持领先,实现营收223.04亿元、净利润97.80亿元,从规模上看,两项指标稳居城商行首位。
事实上,从去年起,江苏银行的业绩表现在一众城商行中就凸显出领军实力。2024年是江苏银行董事长葛仁余和行长袁军搭配的首个年度,在二人领导之下,江苏银行实现营收808.15亿元,同比增长8.78%;归母净利润318.43亿元,同比增长10.76%。
不过作为银行传统核心业务的存贷款业务,江苏银行表现要落后于其他头部城商行。其全年信贷增速10.67%,存款增速12.83%,不仅低于同处长三角地区的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等,更形成高位存贷比。这种存贷款增速与资产规模增速的剪刀差,揭示出该行过度依赖金融市场业务实现资产扩张的特殊路径。
3月16日,江苏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口径各项存款余额2335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0323亿元。按此计算,江苏银行目前存贷比已经达到87%,远高于目前监管指标。
2024年,江苏银行的不良率以稳为主,较上年微降2个基点至0.89%。但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江苏银行保持不良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加大了核销力度。
去年江苏银行贷款减值准备中不良贷款核销金额达248.76亿元,同比激增52.29%,核销力度显著加码。与此同时,正常类贷款迁徙率由2.13%上升至2.36%,显示潜在风险资产仍在持续生成。
从业务结构观察,个人金融板块风险成本持续抬升。该板块信用减值损失从2021年的55.67亿元翻倍至2024年的117.94亿元,直接导致其利润总额从98.49亿元骤降至44.8亿元,形成"规模扩张-风险暴露-利润侵蚀"的循环链条。相较之下,公司金融板块减值损失始终维持在百亿规模,显示出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在盈利维持方面,该行通过动态调节拨备计提释放利润空间。尽管全年实现10%的盈利增长,但拨备覆盖率从389.53%显著回落至350.1%,反映出在平衡风险抵补与利润增长之间的操作难度。这种以消耗风险缓冲垫为代价的利润调节模式,可能对未来业绩稳定性形成潜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