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一女子吃冰淇淋竟导致“脑结冰”!

访客 2025-07-06 14:04:08 7606
一女子因食用冰淇淋导致“脑结冰”的传闻引起社会关注,据悉,该女子在过度食用冰淇淋后出现了头痛等症状,经过医生诊断,发现其脑部血管因过冷刺激而收缩,引发脑部供血不足,导致出现类似“结冰”的现象,提醒广大市民,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应注意适量,避免过度贪凉,保护身体健康。

酷热之下,很多人会选择冰镇饮料、冰淇淋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讲究“科学性”,一味贪凉可能会伤身。

猛吃冷饮后“脑结冰” 前额剧烈疼痛

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淇淋后,前额突然一阵剧烈疼痛,持续好几分钟,胃也不舒服,连忙到医院就医。医生表示,这种情况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脑结冰”。

病因:当冰冷的食物突然大量进入温热的口腔,会对口腔黏膜和蝶腭神经节造成强烈刺激,使头部和面部的肌肉、血管收缩,引起直通大脑的一条动脉痉挛,并冲击痛觉神经末梢,引起头痛。

症状:“脑结冰”通常发生在前额中部或太阳穴附近,表现为瞬间剧烈刺痛,疼痛很快达到高峰,严重者可伴有流泪、恶心、呕吐、肢体乏力,甚至造成短时间的血压升高、短暂性的意识障碍等症状。一般持续几分钟可自行缓解,少数患者会持续半小时或更长时间。

高温天气怎么吃冰更合理?

运动和劳作后 间隔2小时再吃冷饮

运动或劳作后,头部出汗、血管扩张,此时若猛吃冷饮,头、面部骤然遇冷,就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引发头痛。建议间隔时间至少在2小时。

含几秒钟再咽

食用冰淇淋或冷饮时,可以先在嘴里含大约5秒钟,让食物在口腔中尽量多存留一会再咽下去,最大限度减少寒冷对口腔黏膜血管的刺激。如果冷饮中有其他配料,也可以先吃配料再吃“冰”。

中午吃 饭后吃

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营养主任技师胡晓岚表示,空腹吃“冰”,会对胃肠造成刺激。相对来说,饭后吃冷饮对身体影响小一些。为了最大程度减轻冷饮对身体的影响,可以选择在中午12点到下午3点之间吃冷饮。

避免在短时间内连续大量摄入冰食或冷饮

冰镇饮料每次不要超过150毫升,相当于普通矿泉水瓶的1/3。

雪糕、冰棒每次最多一根。

喝冰镇饮料最好小口慢饮。

有偏头痛等头痛史,或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应慎食冷饮。

气温不断攀升,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也随之升高,应从这些方面做好防范:

勤喝水,多吃苦味菜,加强锻炼,留意体重变化,保证睡眠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