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老树开新芽,金融+医养生态为平安慢牛行情铺路

访客 2025-04-29 17:18:39 31114
老树开新芽,金融+医养生态为平安慢牛行情铺路摘要: 4月25日,中国平安(601318.SH)发布2024年一季报显示,今年前3个月,中国平安实现营业收入2328亿元,归母...

老树开新芽,金融+医养生态为平安慢牛行情铺路

4月25日,中国平安(601318.SH)发布2024年一季报显示,今年前3个月,中国平安实现营业收入2328亿元,归母净利润270.16亿元。

当下经济整体处在持续恢复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尽管外部环境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国内经济的韧性和潜力依然强劲。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国平安凭借其深厚的业务基础和综合金融模式,实现了业务的稳健发展,规模再度得到显著突破。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集团总资产突破13万亿元,达13.18万亿元。

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中国平安在保持业务规模的同时,也实现了盈利水平的提升。

在整体经济复苏的环境下,中国平安第一季度整体经营体现了较强的韧性,核心业务持续增长。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379.07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寿险及健康险、财产保险以及银行三大核心业务合计营运利润382.71亿元,同比增长0.4%。

中国平安一季报发布后,中信证券发布最新研报表示,过去五年,中国平安地产风险大幅化解,金融科技业务已经大幅降本增效,银行业务回归稳健经营,产险凭借商业模式优势已恢复较强的盈利能力,寿险主业通过银保、社区队伍正在开启新增长曲线,新业务量价齐升。寿险核心资本大幅改善,集团母公司现金流和派息能力显著增强,维持“买入”评级。

对此,中信证券给出了64元/股目标价,截至4月28日,中国平安的股价为51.21元/股,最新市值9325.46亿元。

中国平安依托多元化金融业务的深厚根基,于科技、医疗、养老等新兴领域积极拓展并持续创新。凭借在关键赛道的前瞻性布局,中国平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抢占先机,成为非银金融投资的首选标的之一。

业绩稳中有进

核心业务多点开花

作为国内保险行业改革先行者,中国平安自2019年11月率先启动寿险改革以来,历经六年深耕细作,改革成效显著。

通过持续推动“4渠道+3产品”战略纵深发展,全面强化多渠道体系建设,同时不断升级“保险+健康管理”综合服务方案,为中国平安基本盘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今年一季度,中国平安多渠道产能持续提升,其中,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1.5%,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4.0%,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8%。

中信证券分析,在银保市场大洗牌的背景下,平安将显著受益,预计公司银保业务市场份额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中长期目标应该和公司整体市场地位相匹配。以公司总规模保费的市场份额为参照,公司银保业务仍有4倍以上的增长潜力。

由于多渠道专业化销售能力,公司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一季报显示,公司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新业务价值128.91亿元,同比增幅达34.9%。按标准保费口径测算的新业务价值率攀升至32.0%,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10.4个百分点。

在财险业务和银行业务上,中国平安表现也可圈可点。平安产险一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7%至851.38亿元,综合成本率优化3.0个百分点至96.6%,业务品质显著提升。通过引入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平安产险在核保、理赔等核心流程中实现效率提升,反欺诈智能化系统拦截减损34.2亿元。

在净息差仍未探底的大环境下,中国平安的银行业务开年策略也有所调整,不再一味追求规模,更大力度的加强资产质量管控,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今年一季度,平安银行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74.30亿元,同比下降20.9%。

值得注意的是,从投资端来看,经历了去年债券投资的牛市行情后,中国平安主动调整策略,以便在投资收益上更加平衡稳健。

从去年底开始,中国平安开始频繁增持港股银行股。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信息显示,年初至今,险资举牌次数已达十次,中国平安在其中占据四次,且在举牌之后也仍然在频繁增持工商银行H股(01398.HK)、招商银行H股(03968.HK)、邮储银行H股(01658.HK)、农业银行H股(01288.HK)等几家股息率较高的港股银行股。

中国平安的权益资产配置既有高分红、高股息资产,也有成长型的、短期相对波动较高的资产。在这两种资产的有效平衡下,能够持续在投资结构中相互补充、持续增长,不仅是现在可以带来投资回报,未来也将带来持续收益。

科技底座赋能

“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纵深推进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平安凭借强大的科技实力与创新的业务布局,在综合金融与医疗养老领域不断深化战略推进,展现出卓越的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年报中也表示,当前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大模型,正在深度重塑全球科技革命的方向、重构企业价值创造的底层逻辑,对金融保险业亦影响深远。“改革创新”是中国平安2025年度经营方针的重要主题。

在科技底座建设方面,中国平安构建起坚实的“953”AI科技护城河,即依托9大数据库、5大实验室以及3大科技公司,形成庞大的数据处理与技术创新体系,日均处理数据超10亿条,全面覆盖2.4亿金融客户的需求。

财报显示,中国平安目前高达93%的寿险保单实现秒级核保,56%的闪赔率彰显了理赔服务的高效便捷,同时AI坐席承担了80%的客服需求,年服务量达4.5亿次,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

医疗养老生态圈的差异化赋能是平安战略推进的另一大亮点。公司通过“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的双轮驱动模式,将医疗养老服务与金融产品深度融合,为客户打造一站式的生活解决方案。

截至一季度末,中国平安近63%的个人客户(约1.54亿人)享受到医疗养老生态权益,这些客户的客均合同数达3.37个,客均资产管理规模为6.12万元,分别是非生态用户的1.6倍和4.0倍,充分体现了医养服务对客户价值的显著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医疗养老生态与金融主业的战略协同效应正逐步释放长期价值。该生态不仅直接贡献了超385亿元的健康险保费收入,还通过增强客户黏性有力地推动了寿险新业务价值的增长。

数据显示,享有医养服务的客户对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贡献占比超过73%。此外,平安积极整合外部资源,连接了超3.7万家合作医院、23.9万家药店以及5万医生团队,构建起“到线、到店、到家、到企”的全场景服务体系,全方位满足客户的医疗健康需求。

中国平安在2025年第一季度凭借深厚的科技底蕴与创新的医疗养老布局,实现了综合金融业务的稳健增长与客户价值的深度挖掘。公司在一季报中也表示,公司将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继续保持战略定力,深耕金融主业,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坚信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变。

•END•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