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多次流拍!民生人寿股权再度被摆上交易桌

访客 2025-09-04 14:37:44 63298
民生人寿股权多次流拍后重新被摆上交易桌,再度寻求转让,历经多次拍卖未果,该公司股权的转让备受关注,此次交易再度启动,将引发市场关注和各方竞逐,摘要字数在100-200字左右。

又有保险公司股权被摆上“货架”。

9月3日,《国际金融报》记者从阿里资产司法拍卖平台获悉,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民生人寿”)705万股股份将于9月25日公开拍卖,起拍价为1277.95万元,在评估价1825.64万元的基础上打了七折。

多次流拍!民生人寿股权再度被摆上交易桌

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以来,民生人寿多家股东所持股权被挂牌转让或拍卖,次数高达17次,结果是乏人问津、无一成交。

“有价无市”,是当前中小险企股权面临的普遍现状。分析人士指出,相较于大型险企,中小险企在市场上竞争力较弱,大多存在业务稳定性较差、盈利能力不确定等问题,使得股权交易相对困难。

买家难觅

溯源来看,此次被拍卖的705万股股份占民生人寿总股本的0.12%,由湖南前进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前进投资”)持有,目前处于被冻结状态。

这并非该笔股权首次现身拍卖台。早在2021年4月初,前进投资就计划将全部所持705万股民生人寿股份进行拍卖,评估价为1513.64万元,起拍价为1059.55万元,但最终因无人出价而流拍。

一个月后,2021年5月,该笔股权打八折进行二拍,起拍价降至847.64万元,吸引了2人报名,但因申请执行人申请而中止拍卖。

时隔四年多,前进投资手中的民生人寿股权再次摆上拍卖席,且起拍价上调至1277.95万元。若此次能顺利找到接盘方,前进投资将彻底退出民生人寿股东行列。

事实上,2020年以来,民生人寿可以说是交易桌上的常客,多家股东所持股权被挂牌转让或拍卖,但无一成交。

以近期为例,2024年11月,民生人寿7.88亿股股权(股权占比13.13%)作为执行裁定书项下财产权益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价格面议。记者了解到,该笔股权来自民生人寿第三大股东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破产重整。

同样是在2024年,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色股份”)于4月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尝试出售所持民生人寿3.7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6.17%,以流拍而告终;同年10月,该笔股权再次挂牌。

中色股份是民生人寿的第六大股东,同时也是唯一的国资背景股东。若股权成功出售,则意味着民生人寿唯一国资股东将清仓离场。

8月29日,中色股份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筹划转让所持民生人寿全部股权,是为更好地聚焦实业、突出主业、专注专业。公司积极开展项目招商、征集意向合作方等工作,交易能否最终实施尚存在不确定性。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小险企股权交易之所以遇冷,主要源于行业竞争加剧与盈利前景承压。在利率下行及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保险业利润空间收窄,中小公司普遍面临投资收益率下滑与负债成本刚性的双重挤压。此外,部分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股东关联交易风险或历史遗留问题使得潜在买方持谨慎态度。市场资金更倾向于头部险企或新兴金融业态,导致中小险企股权流动性不足,估值持续低迷,呈现“有价无市”的局面。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保险产品经理苏晓天同样认为,这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他告诉记者,一是资本回报周期长,保险业盈利具有滞后性,中小险企普遍处于投入期或微利期,对追求短期回报的资本吸引力不足。

二是监管门槛趋严,“偿二代”二期工程强化了股东资质、资金来源穿透式监管,潜在投资者面临更高的合规成本与不确定性。

三是经营压力显性化,部分中小险企存在业务结构单一、渠道依赖度高、盈利能力薄弱等问题,叠加利率下行带来的利差损风险,投资者对其长期价值存疑。

四是市场流动性不足,非上市险企股权缺乏公开交易市场,定价机制复杂,导致买卖双方预期难以匹配。

业绩承压

作为我国第一家由民营资本为投资主体的全国性寿险公司,民生人寿于2003年6月正式开业,注册资本金60亿元,总部位于上海。目前,民生人寿实际控制人为鲁伟鼎。

从股权结构来看,民生人寿持股比例超过5%的股东共有6家,分别是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浙灵科技有限公司、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江西汇仁集团医药科研营销有限公司、上海冠鼎泽有限公司、中色股份,对应持股比例分别为37.32%、17.59%、13.15%、6.99%、6.52%、6.17%。

业绩表现方面,民生人寿已连续14年盈利。不过,近年来,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与净利润有所波动。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民生人寿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25.31亿元、122.04亿元、118.2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4.15亿元、14.63亿元、-0.96亿元,呈现逐年下滑态势。

2023年,民生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回升至119.61亿元,净利润也扭亏为盈,为4.75亿元;2024年,两项指标分别进一步攀升至128.87亿元、6.78亿元。

步入2025年,民生人寿仍面临不小的压力。上半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74.95亿元,同比下降4.69%;净利润3.57亿元,同比下降30.68%;截至二季度末,公司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34%、168%。

在武泽伟看来,中小险企要想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需从差异化定位与精细化运营两方面发力。一方面,应避开与大型公司的正面竞争,聚焦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或细分保险领域,开发专属产品并构建本地化服务优势;另一方面,应通过科技赋能优化成本结构,提升承保与投资效率,严格控制赔付率和费用率。

“此外,中小险企需要增强公司治理透明度和风险管理能力,吸引战略投资者而非财务套利型股东,逐步构建可持续的盈利模型和品牌声誉。”武泽伟说。

苏晓天补充道,中小险企还可以通过增资扩股、发行资本补充债等方式夯实资本实力,同时优化资产配置,穿越利率周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与专业中介、医疗机构、科技平台等外部伙伴合作,延伸服务链条,从单一风险保障转向“产品+服务+健康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提升客户黏性与价值创造能力。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