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牛“韧性生长”:毛利率、经营利润双升
蒙牛实现“韧性生长”,在市场竞争中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最新数据显示,公司毛利率和经营利润均实现双升,显示出良好的盈利能力和稳健的经营状况,这一成绩背后是蒙牛不断深化品牌建设、优化产品组合、提升产品质量和营销策略的积极成果,面对市场挑战,蒙牛持续创新,不断提升自身实力,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市场的认可。
在行业供需天平仍显失衡、原奶价格低位徘徊的阴霾之下,蒙牛乳业却递上一份“韧性生长”的年中答卷。
2025年上半年,蒙牛乳业(2319.HK)实现营业收入415.67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41.7%,蒙牛在行业低谷中已把规模优势真正兑换成盈利优势。
针对消费者对基础营养、高品质、多元化和精准营养的消费新需求,蒙牛上半年推出超百款新品,低温酸奶、鲜奶、奶粉、奶酪、冰品等细分品类均呈增长趋势,品类结构优化初显成效。
伴随蒙牛的加速渠道优化和新业务发展,强化精细化运营和提质增效,上半年,蒙牛实现经营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13.4%。
在乳业市场风云变幻的当下,蒙牛乳业发布的上半年财报备受瞩目。作为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蒙牛的业绩表现不仅反映自身的经营状况,更折射出整个乳业的发展趋势。
在消费市场持续变化、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蒙牛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并凭借一系列战略布局,展现出引领行业穿越周期的潜力。
三大板块收入齐增
今年上半年,行业供给仍阶段性过剩,供需不平衡挑战仍存,乳制品行业在消费大环境与行业周期的双重挑战下持续承压。但蒙牛在核心业务板块的表现依旧可圈可点,充分展现出行业引领者的风范。
在液态奶领域,尽管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蒙牛的核心大单品表现突出。上半年,蒙牛品类多元创新和结构优化得到进一步强化,撬动细分市场的增长空间。
在2025年春节前两周,蒙牛先行备货的10万件“哪吒”联名款纯牛奶在拼多多独家发售,一经上线便火速售罄,在平台“年货节”大促加码曝光下,更是在上线首月爆卖超20万件。
在常温品类上,蒙牛一直盯着“高品质”做文章,在消费者对性价比、质价比、甚至情绪价值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特仑苏、纯甄总能跟上大家多变的需求,市场占有率一直没掉下来,基本盘算是扎得很稳了。
而低温业务和鲜奶业务则将重点放在了渠道变革上。低温业务实现了RTM转型,积极推进会员店、即时零售、零食折扣、To B等趋势性渠道模式变革。鲜奶业务敏锐捕捉到餐饮、咖啡、量贩、零食等高潜力增长渠道,推动高速增长。
蒙牛在半年报中表示,其低温业务已实现连续21年市场份额第一,鲜奶业务更是在上半年取得双位数增长,大幅跑赢行业,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今年上半年,蒙牛液态奶业务整体收入达到322亿元,占总收入的77.4%,核心基本盘堪称稳健。
比起液态奶业务的“坚守”,蒙牛乳业其他三大板块冰淇淋业务、奶粉业务、奶酪业务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三大板块收入对比上年同期悉数增长,同比分别上涨15%、2.47%、12.28%。
尤其是在奶酪业务上,蒙牛旗下妙可蓝多不断推进势能渠道拓展及下沉深耕,行业领先地位不断巩固。据Worldpanel消费者指数显示,妙可蓝多今年上半年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8%,稳居行业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蒙牛在本次财报中提及,作为提高股东价值的重要措施,集团将于未来12个月内继续实施股份购回,计划不低于前12个月已执行的购回规模,以持续提升每股盈利及对股东的价值,同时表明董事会对集团的长期发展及股份价格的坚定信心。
“强筋健骨”待春风
近年来,乳制品行业增长面临诸多挑战,2024年,乳业受供给过剩、需求走弱、库存偏高三重因素压制,生鲜乳价格持续下跌,成本过低导致行业竞争格局恶化。
在面对近年乳业下行周期时,蒙牛并没选择躺平,而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和运营优化,其核心思路可以概括为聚焦核心、战略创新、长期布局。蒙牛一系列动作之下,不仅是在应对短期困难,更是在为行业复苏做准备。
从战略上看,蒙牛全面推进“一体两翼”战略,聚焦液态奶等核心业务,同时发展营养大健康与海外市场。而且,目前该战略已初见成效,在“一体两翼”框架下,蒙牛把常温、低温、鲜奶等核心产品做厚做深,同时以运动营养品牌“迈胜”和海外“艾雪”们为先锋,在第二战场提前布子。
在内生性修复上,蒙牛总裁高飞的亲自操刀改革,面对原奶供应过剩和行业供需矛盾加剧的挑战时,蒙牛采取了策略性地控制发货节奏,以维持终端库存的合理水平。
尽管这一策略对销售量带来了短期影响,但公司通过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率,成功实现了经营利润率的提升,蒙牛的经营利润率从2023年的6.7%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8.5%。
从长期主义发展上看,蒙牛选择了以数智化转型以推动集团的高质量发展。去年,蒙牛宁夏工厂成功获评“灯塔工厂”,蒙牛正式迈入数智化3.0时代,即AI时代,构建了从供应侧到消费侧的数智双飞轮驱动模式,全面赋能产业链上下游,推动产业智慧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多数机构表示,乳业周期拐点已渐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3-5月,乳制品单月产量均已实现同比正增长,显露出微弱复苏迹象。
据中国银河证券分析,随着上游产能加速去化,以及叠加季节性因素,原奶价格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底,结束近4年的下行趋势。同时,下游需求在经过几年超常规波动后将逐步回稳,也可能会有相关的消费刺激政策直接拉动需求。中国银河证券表示,明后年有望迎来一轮较以往持续时间更长的上行周期。
当行业仍在低谷中徘徊,蒙牛已悄悄完成了“强筋健骨”的系统性改造。蒙牛手里握着的已不只是规模,而是一套可被快速放大的“高毛利、高周转、高创新”模型。届时,需求回暖的第一缕春风,将把这头“牛”推向意想不到的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