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企业赴港上市潮涌:前7个月港股 IPO 募资破千亿,53 家新股登场,中介忙到“连轴转”
今年前七个月,香港股市迎来A股企业上市热潮,新股募资额突破千亿,共有53家新股登场,这一趋势使得中介机构忙得连轴转,这股上市潮预示着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和国际化,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机会。
作者:雨辰
“项目数量明显增多,团队常常从早忙到晚,同期项目约有20个。”8 月12日,香港某 IPO 中介机构人士向时代周报透露,今年以来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情持续高涨,数量呈现急剧上升态势。从行业分布来看,医药、智能科技及新能源领域的企业占据多数。
8月11日晚间,露笑科技(002617.SZ)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正在筹划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事项,公司正在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H股上市的具体推进工作进行商讨,相关细节尚未确定。
就在前一日(8 月 10 日),储能企业双登股份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正式登陆港股市场。
进入 8 月以来,已有均胜电子(600699.SH)、万兴科技(300624.SZ)、普源精电(688337.SH)、可孚医疗(301087.SZ)等多家 A 股上市公司相继披露了赴港上市的计划及最新进展。
“港股市场对未盈利企业上市更为包容,主板的市值要求也相对灵活。”上述香港 IPO 中介机构人士表示,目前还有大量企业正在排队推进赴港上市事宜。
露笑科技拟赴港上市
露笑科技成立于1989年,并于2011年登陆深交所。公司主要从事登高机、光伏发电、漆包线、碳化硅业务。主要客户有三星、LG、恩布拉科、艾默生、正泰、长虹、海尔、钱江制冷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露笑科技实现总营收37.17亿元,同比增长34.07%;实现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7.03%。2025年第一季度,露笑科技实现营业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10.44%;实现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增长21.95%。
从产品结构来看,截至2024年末,露笑科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漆包线占50.26%,高空作业设备占28.44%,光伏发电占19.05%。
海外业务成为露笑科技的新增长点。2024年,公司海外销售收入达1.2亿元,同比增长140.33%,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3.24%,较2023年上升1.43个百分点。
露笑科技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本次筹划H股上市,旨在深入推进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进而提升公司的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露笑科技的碳化硅业务。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凭借高禁带宽度(对应高击穿电场和高功率密度)、高电导率、高热导率等优越物理性能,被视为未来制作半导体芯片的核心基础材料。目前公司的碳化硅业务主要聚焦于 6 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片的生产与销售。
8 月 12 日,时代周报致电露笑科技证券部,询问本次港股上市募集资金是否会主要投向碳化硅业务方向,对方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后续以公司公告为准。
赴港上市潮起,全球化与融资成为核心诉求
8月12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发文称,今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场增长强劲,超越其他主要国际市场,位居全球IPO集资额首位。
许正宇指出,今年首7个月共录得53宗新股上市,集资总额约1270亿港元,按年升幅超过6倍,超越过去3年中每一年的全年集资总额。正在处理中的上市申请超过210宗。全球IPO市场上半年集资额按年仅增约10%,交易宗数则下降5%。
从企业端来看,2025 年以来宁德时代(3750.HK)、恒瑞医药(1276.HK)等A股龙头已成功登陆港股;据时代周报不完全统计,另有 49 家 A 股上市公司公布了拟赴港上市计划。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汇聚了全球资本与资源,企业启动港股上市的主要目的多为实现全球化战略布局及满足融资需求。” 此前某拟赴港上市的储能A股上市公司相关人士向时代周报坦言,这一诉求在当前赴港企业中具有普遍性。
以均胜电子为例,公司已于2025年8月7日向香港联交所更新递交了本次发行并上市的申请。招股书显示,均胜电子计划将此次赴港上市的募集资金重点投向智能汽车技术研发及商业化、海外市场扩展等领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4年收入计算,均胜电子是中国第二大和全球第四大智能座舱域控系统提供商。其全球化布局亟需资本支撑。
AIGC软件上市公司万兴科技也在8月8日宣布拟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该事项已获万兴科技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董事会同意聘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H股发行并上市的审计机构。
据悉,万兴科技主要从事视频创意、绘图创意、文档创意、实用工具类软件产品与服务的研发、销售和运营。公司目前已在北美、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主要销售区域设立了分公司及子公司,销售客户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以来,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25.57%。
普源精电同样选择8月8日宣布赴港计划。这家2022年4月登陆科创板的电子测量仪器企业,已在美国波特兰、德国慕尼黑、日本东京等全球主要科技枢纽建立子公司,并在印度、巴西、越南等新兴市场设立国际营销代表处,构建全球营销网络体系。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属于高端制造领域,核心技术突破与全球市场拓展均需大量资金支持,港股市场的融资功能将为其全球化战略提供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