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告诉90后:什么是家国
本篇文章旨在解读“90后”对于家国情怀的理解和表达,文章指出,家国情怀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对国家和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之一,对于“90后”家国情怀不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他们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投身公益事业、传承中华文化等方式,展现出对家国的热爱和追求,文章呼吁广大“90后”要坚定信念,勇于担当,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和国家。
90年出生的记者,
遇见99岁的孟昭德,
用一生写下答案,
什么是家国!
家国,
是11岁少年在课堂上,
听到“没有国,哪有家”时,
是目睹日寇“三光”暴行,
攥紧拳头、咬碎牙关的切齿之愤!
是那个倔强的身影——
瞒着亲人,两次追部队被找回,
第三次,不仅自己踏上征途,
更让父亲的心被信仰点亮!
家国,
是穿越日军封锁线时,
匍匐于黑暗、屏住的呼吸!
是面对引路人“怕不怕死”的询问,
那句斩钉截铁的——
“死不死无所谓,解放全中国!”
家国,
是硝烟散去后的转身——
将未竟的学业渴望,
化作浇灌未来的甘泉!
亲手创办、恢复9所学校,
设立3个基金,
捐款近130万,
奉献,永无终点!
是连最后的身躯都登记捐献,
毫无保留地燃尽,
化作照亮后人长路的星火!
什么是家国?
是少年心中不灭的火种,
是战士穿越封锁线的勇毅,
是党员永不褪色的忠诚,
是老者燃至灰烬的奉献。
他的一生,
就是“家国”二字,
最滚烫、最具体的注脚!
记者:梁德宝 李玥 程维康 刘栋 刘大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