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假期 很多人为一只“手”来河南

“五一”假期,博物馆成为旅游度假的热门选项。作为国内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专题博物馆,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昨日接待游客量突破1.8万人次。
和文物“握个手”
解锁商代人的故事
在殷墟博物馆,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近距离感受三千多年前的神秘商朝。比如,可以和小巧精美的青铜手“握个手”,感受精美的纹路。博物馆专门在原件的附近设置了一个1比1模型,吸引了非常多的游客伸出自己的手与之比较、拍照打卡,趣味满满。
这只造型逼真的青铜右手,出土自商代将军亚长的墓葬,是目前全国发现唯一的青铜手型器,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假手”。关于它的用法,学者众说纷纭,但通过同位素检测等现代考古手段,已经发现它的主人亚长并非安阳本地人,很可能是一位异乡人,在商朝取得赫赫战功,并最终葬在这里的故事。
关于这位商朝将军的专题展,布展思路透物见人,通过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成组的各类文物,呈现这个人的故事。这实际上也是整座博物馆的一大亮点。
隔壁的“子何人哉”甲骨文专题展,上百片甲骨记录的是商代贵族“子”的占卜,占卜内容大到商王的日程,小到生病了是否要去上学,像日记一样生动形象还原了他的生活。
打卡博物馆里的电影元素
开馆不到一个小时,已经有不少游客专程来亚长专题展打卡。除了主题故事和精美展品,不少游客来此打卡的是文物里的电影元素。
比如有一把玉刀,是电影《哪吒2》中东海龙王敖光所用的龙牙刀的灵感来源。现场很多讲解员也提到了这个故事,电影设计和文物原件互相映衬,游客既加深了对于电影美术的理解,同时也能沉浸式感受“老祖宗的审美”。
“听懂”殷墟
多渠道增加讲解力量
“五一”假期,博物馆增加了讲解员的数量。除了37位身着正装的专业讲解员全员上岗,博物馆还新考核招募了70名社会讲解员,在保障讲解质量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化力量。同时,馆内还有100多名成人志愿者、20多位小志愿者提供义务讲解。安阳市也组织各单位派出志愿者,在殷墟博物馆、殷墟景区等热门打卡地提供义务讲解,最大化满足游客对讲解服务的需要。
游客对于讲解服务的需求持续上升,反映了文博旅游中“深度游”的客群在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简单打卡最精美的文物展品,而是想结合历史背景和专业知识,读懂神秘的商王朝。
“青铜器”配“甲骨文”
文创甜品上新
可以摸,可以看,可以听,殷商文化还可以用舌尖品尝。馆内的甲骨文咖啡持续火爆,咖啡店也上新了以明星文物“亚长牛尊”和“妇好鸮尊”为原型等比例缩小的甜品。比如,一只缩小的“铜牛”,其实是生椰拿铁味的巧克力,雕刻有虎纹、鱼纹等原件上的纹路,通过抹茶粉还原出青铜器埋藏三千多年后锈迹斑驳的外形。
吃甜品,可以配上一杯生肖甲骨文拉花的咖啡。比如,甲骨文里的“马”,从马头到鬃毛再到马尾,非常形象。“青铜器”搭配“甲骨文”,游客可以品尝到满满的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