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交警:“无人机+DeepSeek”引领交通管理变革

记者 魏刘涛
当警用无人机遇上人工智能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郑州街头,一场由“无人机+DeepSeek”引领的交通管理变革正在悄然上演。从空中侦察员、安全宣讲员,到事故调解员,再到智能调度师,郑州交警正在逐步解锁城市交通治理的新模式。
——天空之眼:无人机“交警”灵活又高效
“站得高、看得远、反应快。”郑州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民警李霞介绍说,无人机凭借过人优势,悄然成为交警的得力助手。具体交通管理实践中,无人机有三大优势。 一是空中喊话,安全提示密集输出。在繁忙的商圈、医院、车站,郑州交警利用无人机实时监控着交通状况,一旦发现交通违法行为,无人机便会迅速飞近,通过机载扩音器向当事人发出警告和劝导。这种新颖的执法方式,既能及时发现违法行为,又能有效地提醒和纠正。
“这位帅哥,头盔比发型更重要”“豫AXXX驾驶人,您已进入货车禁行区,请立即驶离......”4月13日上午,在中州大道商鼎路沿线,记者看到郑州交警“飞手”操控的无人机正在以空中“喊话”方式开展交通安全提示,引导更多交通参与者遵规守法、安全文明出行。
第二个优势是闪电响应,事故视频快处大提速。遇到交通事故时,无人机能第一时间抵达现场,通过喊话提醒车主放置警示标志、引导人员撤离,并通过“12123视频快处”功能协助车主完成取证。这种“空地联动”模式,让事故处理效率大大提升。据介绍,当指挥中心通过视频巡查发现交通事故以及发生拥堵时,坐在电脑前的无人机操控员便可直接在电子地图上规划航线,远程启动距事发地最近的无人机快速了解实地状况,及时进行先期处置。
“通过无人机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交通状况,及时处置,保障道路通畅,不仅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也极大提升了轻微交通事故的处置效率,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李霞说。
第三个优势是高效采集,填补监控盲区。传统地面设备受限于电、网等因素,难以覆盖新建道路和扩展区域。而无人机如同“空中哨兵”,可随时奔赴车流密集区、施工路段等关键点位,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回传画面,360°无死角捕捉交通动态。数据显示,无人机巡查可使重点区域监控覆盖率提升60%以上。通过高空航拍与实时数据采集,无人机帮助识别交通瓶颈,优化交通组织。
——最强大脑:接入DeepSeek打造智慧交通
如果说无人机是“数据捕手”,那么DeepSeek就是擅长深度学习的“交通指挥官”,它通过强大的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能力为交通管理注入智慧。
据郑州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科研所副所长祝伟峰介绍,DeepSeek在交通管理中具有信号灯配时动态优化、冲突点智能消除以及联动形成“绿波带”等优势。DeepSeek凭借强大的语义理解、数据挖掘和智能决策能力,在交通信号配时优化中发挥关键作用。根据无人机采集的车流量数据,DeepSeek自动生成相应配时周期。例如,在花园路与三全路交叉口,优化后南北直行通行效率提升19%,东西左转提升34%,拥堵时间显著缩短。
针对复杂路口,DeepSeek能根据无人机收集的车流量智能调整信号相位,减少车辆冲突。比如花园路与宏康路交叉口通过“四相位控制”,左转和直行车辆有序通行,事故率明显下降。目前正在探索新技术使DeepSeek不仅能优化本路口信号灯,还能简单联动上下游路口形成“绿波带”,让车流像“海上波浪”般顺畅流动。
“有了无人机高空摄录和DeepSeek智能分析,我们能及时优化调整道路管理举措,这将大大提升通行效率和管理效率。”郑州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副局长王亚鹏介绍说,为了实现“人在后台控,机在全域飞”的高效模式,郑州交警还将在城区重点路段、点位部署无人机,现无人机常态化路况巡查。同时,配合主干道周边高点位摄像头,做到路况流量监测、事故先期发现、喊话、处置等。
下一步,郑州交警将持续深化“无人机+DeepSeek”技术在交通治理中的应用,推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为市民创造更畅通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