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整个淮海大战的三个阶段,毛主席都做了细致入微的指挥。淮海战役就是毛主席亲自指挥的,而不是别人指挥的。
序言:
究竟是粟裕还是邓小平指挥了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真正的指挥者,实际上既不是粟裕,也不是邓小平。
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虽然歼灭了主要的敌人,但是粟裕也是在淮海战役总前委中并不是第一名,并不是淮海战役全局的总负责。邓小平是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在组织上负总责,其责任无疑要大于粟裕。但是,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也要服从毛主席为核心的中央军委的领导、指挥。
实际上,无论是淮海战役的总战略还是淮海战役的很多具体战役战术方法,实际上大多数都是毛主席亲自提出的。通过阅读学习《毛泽东军事文集》和《毛泽东年谱》提供的大量资料,我们就可以看到——对于整个淮海战役,毛主席的指挥细致入微。亲自指挥了淮海战役的,既不是粟裕也不是邓小平,而是毛主席。
(3)毛主席亲自指挥了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我们已知,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毛主席就对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战略战术做了细致、具体的部署。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结束以后,毛主席致电刘陈邓粟谭等人,指出:从戌虞至戌养十六天中,你们消灭了刘峙系统正规军十八个整师(包括争取何张三个师起义在内),并给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刘汝明四个兵团以相当打击,占领徐州以南、以东、以北、以西广大地区,隔断徐蚌联系,使徐敌处于孤立地位,这是一个伟大胜利。(《毛泽东军事文集》:《必须准备连续作战争取战役全胜》)主席的话清晰概括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辉煌战果。
主席指出,有利条件是敌八个兵团,一个起义(何张),一个被歼(黄百韬),四个受了相当打击,北面邱李孙,南面黄刘已被我分割为二,敌人士气将有进一步衰落(《毛泽东军事文集》:《必须准备连续作战争取战役全胜》),不利条件则是敌人主力邱清泉、李弥、黄维三兵团及李延年兵团中的一个军(从葫芦岛调来的五十四军)在防守方面尚有相当顽强的战斗力。(《毛泽东军事文集》:《必须准备连续作战争取战役全胜》)为了做充分的战斗准备,主席指出:必须争取全军各部队在全战役所需时间中有二分之一以上时间的休息整补,务使士气旺盛,精力饱满,对于兵员必须实行随战随补、随补随战的方针,对于人民必须实行耕战互助的方针。(《毛泽东军事文集》:《必须准备连续作战争取战役全胜》)可见,毛主席在这封电报细致的、一分为二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并对将来战争做充分准备。之后,主席给前线将领做了细致的战术指挥:在战术方面,必须不是依靠急袭,而是依靠充分的侦察和技术准备(近迫作业、步炮协同同等)去取得成功。必须对于我军及居民进行充分的政治工作,对于敌军进行猛烈的有实效的政治攻势,对于刘汝明等部则进行内部策反工作。只要你们注意了和完成了这些条件,你们就有可能取得这一具有全国意义的伟大战役的胜利。(《毛泽东军事文集》:《必须准备连续作战争取战役全胜》)毛主席对战场情况考虑的如此细致、对战役部署的如此周全、对我军战术指挥如此具体,你能说淮海大战不是他老人家指挥的吗?这已经不仅仅是战略层面的指挥了!
同日,为了切断徐蚌联系,主席强调:为实现长期隔断徐蚌围困徐敌,华野应在徐蚌之间,以宿县为枢纽,构筑坚固的阻隔阵地。(《毛泽东军事文集》:《同意歼灭李延年的部署》)24日,主席致电刘陈邓,接受前线将领关于先打黄维的建议。主席指出:(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毛泽东军事文集》:《同意先打黄维》)于是,刘陈邓率军包围了黄维兵团。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呈现了这样的格局——吃一个(黄维)、夹一个(杜聿明指挥的邱李)、看一个(李延年)。这一阶段,主席也在亲自、细致指挥。11月26日,主席致电刘陈邓:黄维被围,有歼灭希望,极好极慰。但请你们用极大注意力对付黄维的最后挣扎,你们除使用华野的二纵、王张纵外,十纵亦应迅速进入战场,准备参加最后战斗,保证歼黄维的足够兵力。粟陈张对李延年如有歼击机会,以抓歼其一个军左右的兵力为好。总之,使手里保有余力,足以应付意外变化为适宜。在黄维全部解决并休息数日之后,请由华野各部中抽出两个纵队渡淮南进,切断宁蚌联系,孤立蚌埠,同时加紧对刘汝明的工作,迫其反正,是为至要。(《毛泽东军事文集》:《注意对付黄维的最后挣扎》)可见,主席告诉前线:第一,做最困难准备,保证集中足够兵力来消灭黄维兵团;第二,要注意手里存有余力,防患于未然;第三,必须注意切断敌人联系、孤立敌人;第四,注意对敌人进行政治瓦解工作。为了充分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主席致电阻击李延年部的粟裕,指出:请粟陈张准备当黄维兵团快要歼灭但尚未歼灭之际,对李延年正面阻击兵力后退一步,引其前进,以主力从其侧后打去,求得歼其一部。(《毛泽东军事文集》:《引李延年部前进打击其侧后》)这两封电报充分证明,毛主席对局部的战役也做了具体细致的指挥!
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毛主席就开始对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做了仔细部署。11月28日,主席致电刘陈邓,指出:在完全解决黄维及李、刘在蚌埠以北诸部之后,全军须休整一个短时期,其时间依情况决定,大约须两星期左右。然后以主力取徐州,以相当大的一部取蚌埠、浦口、合肥及淮南、江北、运西、巢东地区诸城,直迫长江。(《毛泽东军事文集》:《请考虑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作战的兵力部署问题》)主席告诉他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主席讲:请你们在第二阶段结束之后,短期休整之前,立即考虑下一阶段作战的兵力部署问题,向我们提出意见,多少兵力打徐州,多少兵力出蚌浦……即使蚌埠不能马上夺取,我亦应早日切断蚌浦间联系,使敌从他处可能调来之兵力无法到达蚌埠。执行此项任务之各纵,可在切断蚌浦联系之后,在蚌浦线上进行休整,休整完毕再攻蚌埠。(《毛泽东军事文集》:《请考虑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作战的兵力部署问题》)后来主席还讲:黄维解决后,我们现在倾向于集华野、中野全力解决邱李孙,然后休整一时期,再合力举行江淮战役。(《毛泽东军事文集》:《歼灭黄维后全力解决邱清泉李弥孙元良部》)主席这封电报中提到的准备工作内容,就是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讲的全局思维、注意战役各阶段联系正确军事思想的重要体现。
为了防止敌人逃跑,主席早在11月28日就致电前线:黄维解决后,须估计到徐州之敌有向两淮或向武汉逃跑可能。因此中野及华野谭王李各部虽然一方面应当争取休整两星期左右,但另一方面又应当迅速处理战后工作,以利应付意外。此点请你们注意掌握。(《毛泽东军事文集》:《敌人以后可否渡淮作战》)同时,主席对歼灭黄维兵团也进行着细致指挥。11月29日,主席指出:解决黄维兵图是解决徐蚌全敌六十六个师的关键,必须估计敌人的最后挣扎,必须使自己手里保有余力,足以应付意外情况。因此,粟陈张在解决固镇、曹老集之敌以后,华野二、六、十、十一、十三等五个纵应立即集结休息,作为歼灭黄维的总预备队。渡淮南进一事,待黄维全歼以后再说。(《毛泽东军事文集》:《歼灭黄维兵团是解决徐蚌全敌的关键》)集中兵力的问题、具体使用哪些总队的问题、歼敌先后顺序问题,主席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了配合歼灭黄维兵团的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主席讲:望谭王李坚强阻击邱李孙诸敌,务使该敌不能侵入宿县。北面情况如何,望告。(《毛泽东军事文集》:《歼灭黄维兵团是解决徐蚌全敌的关键》)可见主席对前线抓得很紧。为了彻底消灭黄维匪军,主席强调:七纵炮兵已供刘陈邓使用,这里不再说了。惟炮纵应全部开去打黄维,以厚火力。(《毛泽东军事文集》:《歼灭黄维后全力解决邱清泉李弥孙元良部》)可见,主席在关注全局两大野战军相互配合的同时,也具体的指挥了歼灭黄维的战役。
12月2日,为围堵杜聿明集团,以防其逃跑,主席致电粟裕:敌向西逃,你们应以两个纵队侧翼兼程西进,赶至敌人先头堵住,方能围击,不要单靠尾追。(《毛泽东军事文集》:《华东野战军应派两个纵队堵歼西逃之敌》)粟裕也很早识破了杜聿明的阴谋,判断出了其绝不会走两淮。对于歼灭杜聿明麾下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兵团,主席也给粟裕做了细致的战术指导:此次对邱李孙作战,我各纵应大胆插入敌各军之间,分离各军,以利歼击。这就是东北打廖兵团的办法。务必不要使敌结集成一个大集团,旷日持久,难于歼灭。(《毛泽东军事文集》:《大胆插大敌各军之间以利歼击》)对于歼灭邱李孙之作战,目前最重要的是乘其运动之际,我各纵大胆插入敌人各军(共九个军)之间,务必不使敌人结成一团,然后各个歼灭之。其中对于十二军、四十一军、四十七军、七十二军等部,或者可以采用急袭方法解决;对于其他各军,则必须用强攻方法(即大分割、小分割、侦察、近迫作业、集中兵力火力、步炮协同等)方能解决。东北我军在辽西打廖兵团之所以能迅速解决,是因为我各纵大胆插入敌各军之间,而敌又指挥错乱(先向西遇挫,又向东南遇挫,又向东北),故能迅速解决。(《毛泽东军事文集》:《打强敌必须用强攻方法》)可见,主席不仅是无与伦比的战略家,也是天才的战术家。他不仅能对全军进行战略指挥、战役指挥,而且可以对全军进行精准的战术指挥。
上述内容雄辩的证明,主席不仅仅是一位战略家,他也是一位战术家,他对战役的具体指挥是极其精妙的!他对淮海战役的指挥不仅仅发挥了战略上的作用,而且也在战役战术上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
对于歼灭黄维兵团,主席同样做了具体详细的战术指导:打黄百韬和打黄维两次经验均证明:对于战斗力顽强之敌,依靠急袭手段是不能歼灭的,必须采取割裂、侦察、近迫作业、集中兵力火力和步炮协同诸项手段,才能歼灭。(《毛泽东军事文集》:《打强敌必须用强攻方法》)主席还提醒刘陈邓:为防止蚌埠方面敌人向你们战场前进的威胁,你们应令六纵及其他可用兵力(例如苏北两个地方旅前准备出淮南者),预先构筑多层坚强防御阵地,此点万不可大意。(《毛泽东军事文集》:《为防止蚌埠敌人威胁应构筑多层坚强防御阵地》)同时,主席还注意着歼敌次序。12月14日,主席致电粟裕,指出:你们围歼杜邱李各纵,提议整个就现阵地态势休息若干天,只作防御,不作攻击。待黄维歼灭后,集中较多兵力,再举行攻击。(《毛泽东军事文集》:《围歼杜聿明邱清泉李弥的各纵只作防御不作攻击》)用算无遗策形容毛主席,毫不为过!重要的问题再说一遍:这封电报也能证明毛主席不仅管战略,而且相当仔细的在管具体的战役战术!
毛主席不愧是最有战略远见、最重视战役各个阶段联系的最伟大的战略家。他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还没结束的12月12日,就致电前线将领,指出:我们对今后作战方针大致意见如下:甲、在全歼黄、邱、李诸敌后,华野中野两军休整两个月(分为四期,每半月为一期),并大致准备好渡江作战所需诸件(雨衣、货币、炮弹、治疗药品、汽船等)及初步完成政治动员。乙、在江淮间现有诸敌未退至江南的条件下,两军协力以一个月至两个月时间举行江淮战役,歼灭江淮间诸敌,占领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平汉以东、大海以西诸城镇,主要是安庆至南通一带诸城镇,控制长江北岸。(《毛泽东军事文集》:《对今后作战方针的意见》)正是因为毛主席这样长远的规划和前线指战员在毛主席亲自指挥下做了充分准备,我们才顺利进行了渡江战役。
在毛主席亲自指挥下,1948年12月15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一部全歼黄维兵团十万余人,生俘黄维,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结束。(《毛泽东年谱(1893—1949)》1948年,五十五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由于杜聿明集团已被我军合围,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全面围歼杜聿明集团,是要比前两个阶段顺利一些的。
所以,为了十拿九稳的消灭杜聿明集团,主席致电前线将领,指出:你们可集中华野全军并多休整数日,养精蓄锐,然后一举歼灭杜聿明。只要杜部不大举突围,你们应休息至下月初,约于子微左右开始攻击较为适宜。望酌办。(《毛泽东军事文集》:《华东野战军全军可多休整数日》)这一时期,我军也对杜聿明集团进行着长期的政治瓦解工作。为了配合平津战局,毛主席还要求淮海前线推迟一段时间对杜聿明集团的歼灭。
1949年1月2日,毛主席根据实际情况,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复粟裕,陈士榘、张震并告邓小平、张际春电,同意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来电所提关于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的建议。一月六日,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至十日下午,全歼杜聿明集团,俘虏徐州‘剿总’指挥所主任杜聿明。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五十五万五千余人。(《毛泽东年谱(1893—1949)》1949年,五十六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综上所述,整个淮海大战的三个阶段,毛主席都做了细致入微的指挥。淮海战役就是毛主席亲自指挥的,而不是别人指挥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菜鸟理财观点或立场。发布者:菜鸟理财,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itui.cn/2024/09/14/13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