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实践怎么事与愿违了?与园丁爱历史商榷

一是不了解人民公社实际情况,人云亦云。这种人的特点是本本主义。他们只是根据舆论宣传或某些决议,或者按照大多数人的固有认识为根据对人民公社发现意见,完全不去考察书面材料与实际情况的差别。

  刚刚,浏览头条时,看到了《为什么人民公社想象的是美好的,实践起来事与愿违?》(首发2024-09-08 18:30园丁爱历史)一文。作者在文章开头说:为什么当初人民公社大食堂和后来变通了的人民公社,想象的是美好的,但实际实施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甚至可以说是一团糟呐!

  虽然我已经对人民公社相关问题做了多论述和说明,因而对一些老生常谈的观点不再关注。但看到此文,我还是忍不住要说几句。

  

  作者的题目说人民公社想象是美好的这个说法就不符合事实。

  了解我国农业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的人都知道,我国建国之后并没有直接建立集体经济的人民公社,而进行土改,形成了是农民的土地个体所有制。但是个体所有制的民营因为各种原因,会产生两极分化,这才有了互助组、合作社等互助合作形式。而互助合作形式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体制。人民公社只是已经是公有制的高级社的进一步规范化而已。而在建立人民公社体制之初,由于缺乏经验,把基本核算单位放到了社级,遭受了挫折,因而之后进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调整,此后,人民公社才形成比较稳定的经济体制,运行了二十多年。

  从人民公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看,它不是某个人想象出来的,而是我国农业社会主义实践的必然产物。

  

  作者说人民公社想象的是美好的,但实际实施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甚至可以说是一团糟呐!我不知道作者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事实上,二十多年的人民公社的实践是取得了巨大成功的:

  1,在建国七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人民公社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关键的阶段。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世界第六的工业化国家,正是在二十几个的人民公社的基础上实现的。从工业仅有17%的农业国家到国民经济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这一基本目标的实现,表明人民公社实践的成功是无可辩驳的。

  2,在人民公社的二十多年中,我国农业从原始种植、靠天吃饭的状态,转变了排灌体系完善,实现了电力化、水利化、农田种植和管理科学化,并形成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人民公社的存在对我国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功绩是不容否定。1956年我国6亿多人,而到1983年我国人口增加到10亿人,从养活6亿人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养活10亿人的农业生产水平,这种根本性的转变,在古今中外都是不见的。

  3,在人民公社的二十多年间,不仅是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我国人均寿命增长幅度最大的时期,更是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发生根本转变的时期。在生产队,夫妇两个劳动力养活一个七、八之家,负担三、五个孩子的成长所需,这是非常普遍的情况。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人民公社时期老百姓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是前所未有的。一家变两家,二家变三家,这表明人民公社形成了劳动者不断兴旺的生态环境。

  4,在人民公社时期,不仅劳动者自身的发展处于良好状态,形成的物质财富也是难以估量的。据统计,解放初期到1957年,中国耕地面积从16.28亿亩增加到16.77亿亩,增加了4900万亩,年均增长为0.4%,此后到1980年,耕地面积增加到20.69亿亩,增加了3.9亿亩,年均增长0.9%,集体经济是小农经济时期耕地增长的2.25倍,人民公社时期新建水库83300座,年均增长4230座,年均建设速度是小农经济时期的34倍。人民公社时期增加的3.9亿亩耕地,8万多座水库,300万里人工河堤,2200万眼机井。各类堤防16.5万公里,有人估算,工程总量达到3610亿立方以上。仅仅是这些基础工程的价值,用人民币核算也是个天文数字。这种利在长远而由当时农业劳动者的投入所形成的财富,并不因为你不计价就不存在。只是被许多人忽略了。

  5,人民公社的发展,不仅为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基本条件,也为改革开放储备了几亿劳动后备军,这既是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基本条件,也是所谓人口红利的主要来源。人民公社的实践,对改革开放的重大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我们仅仅从这上面的五个方面看,人民公社的实践是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正是因为人民公社的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所以改革开放才有了必要的工业基础、劳动力储备和农业基础。

  

  人民公社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建立过程中,因为缺乏经验而遭受挫折,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发现新的体制出现问题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调整,然后形成更符合我国农民承受状况。这是比较恰当的做法。

  在对人民公社进行考察时,事实上应该把头几年的非常情况与之后经过调整之后人民公社体制区别开来。真正认识真实的人民公社体制,应该从1962年之后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公社体制为对象。

  

  要考察人民公社体制,首先是要对人民公社的生产队的基本制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经过了1962年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调整之后,人民公社形成了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与公社服务体系相结合的综合性的体制。

  现在我们先来看生产队是怎样一种生产方式。

  第一,生产队模式是一种公有制经济模式。对于这一点,大家是没有异议的。生产队的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属于生产队全体成员所有。这是生产队模式与一切私有制经济模式的基本区别。

  第二,生产队是一种集体所有制经济模式。对于这一点,大家都应该是熟知的。了解这一点,我们就知道,它是与国营企业或国有经济模式相区别的另一种模式。

  第三,生产队是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工分制的公有制经济模式。对于这一点,大家也是容易了解的,工商企业的员工拿都是工资,但社员是没有工资可拿的,他们是通过争工分取得生产成果的分配权利,然后按照工分的多少,来参与生产队的年终分配的。了解这一点,能使我们把生产队模式与生产资料公有制+工资制有公有制经济模式区别开来。

  第四,生产队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公有制经济模式。这是生产队模式区别于所有其它公有制经济模式的根本点。在生产队,生产主体是社员,组织管理生产的队长和队委会是社员选出来的;在分配上,生产队按照补偿消耗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都是个人的模式进行分配,在这里,无论是生产结果分配模式还是按个人劳动量分配个人消费金(品),都体现劳动者的利益要求一一劳动所有权。因此,生产队是一种劳权模式,以劳动所有者为主体的、体现劳动所有权的生产模式。其它模式,即采用了工资制的公有制经济模式,例国营企业模式,大集体经济模式,无论在管理还是在分配上,都是体现资产所有权的模式,是以资产所有者为主体的、体现资产所有权的生产模式。国营企业虽然也有职代会,但它与队委会是性质不同的。职代会不过是一个民主管理的形式,而不是国营企业的决策机构,而队委会是生产队的决策机构;国有企业的职工的工资是以成本形式出现的,它不是以余额形式出现的生产结果,这与用于社员分配的、以余额形式出现的消费金(品)也有性质上的不同。

  第五,生产队是社会主义实践中唯一实现了按劳分配的公有制经济模式。生产队由于采用了工分这种形式来计量社员为生产队提供的劳动量,并根据工分的多少进行消费金(品)的分配,从而体现了按劳分配根据个人投入的劳动量的差别进行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要求。在采用工分制的条件下,劳动者的收入状态不仅处决于个人投入集体的劳动量的多少决定,而且也处决于生产队集体经营的状态好坏。因此,生产队是有着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的。而其它公有制经济模式,都是采用工资来支付劳动者的收入的,,由于工资是直接的货币量,它具有预计性和固定性的特点,这种特点客观割断了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与企业生产结果之间的联系,因此,这些企业虽然也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但是,由于工资制的采用,由于产权制度的建立,这些公有制企业并不能进行按劳分配。

  第六,工分制是社会主义实践中唯一与资本主义股份制相对应的分配制度。股份制是一种典型的按资分配制度,而工分制则是典型的按劳分配制度。因此,研究生产队模式,了解生产队和工分制的变化发展规律,对认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因为生产队模式是唯一实现了按劳分配的公有制经济模式,所以,它的实际情况与有些人的看法恰恰相反:不是在集体经济中完全没有建立起社员劳动成果与所得报酬相关的激励机制,而是真正建立了社员劳动成果与所得劳动报酬相关的激励机制。

  生产队的分配过程是这样的:在社员投入劳动过程中,根据社员投入的劳动时间或劳动数量进行计工,并在年终时统计社员的劳动总量(生产队工分总量),然后根据生产队的收入总量与工分总量的关系确定每工的单价水平,然后再根据每个家庭的工分累计量,进行个人消费金(品)的分配。在这个过程中,社员的收入状态不仅与自己个人的劳动投入状态相联系,而且也与生产队整体的经营状态相关联。在工分制条件下,社员的工分是一天一天的积累起来的:人家做一天,计一工,你做半天,就只有0.5工;人家挖了200米排水沟,可以计1.5工,你只挖了150米,就只有1.1工。人家做了400工,你只做350工,如果每工单价为0.50元,那人家的收入就是200元,而你的收入就只有175元;这是同一个生产队,每个社员劳动投入量不同,你的收入就完全不同。在队与队之间,它的工分单价是不一样的,经营得好的生产队,可以0.8-0.9元/工;经营得不好的,也可以是0.3-0.4元/工,因此,同样是做400个人工,但东队,可以拿300-400元收入,西队就只能拿100-200元的收入。

  因此,在工分制条件下,事实上人民公社形成了有效的经营机制:你要增加自己的收入,不仅要自己投入更多的劳动时间或完成更多的作业任务,而且还要关注生产队的管理状态,要关注队委会和队长的工作状态。在这里,社员收入不仅随着个人劳动投入量的多少变动,而且还随着生产队的经营状况自然波动,因此,社员不仅有参加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同时也有管理生产队的积极性。由于生产队的管理对生产队整体业绩的影响,因此,在生产队搞得不好时,队长是必须被更换的;在正常情况下,队里搞得不好,队长本人就不好意思再继续做下去;也有不自觉的,不愿下台的队长,但由于生产队经营状况与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相关,即使不能通过正常的社会大会的管理体制完成队干部的更替,社员们骂都会把你骂下台。这就是工分制形成的企业经营机制。

  人民公社由于实现按劳分配,所形成的这种经营机制,不仅克服了一般公有制企业缺乏自我发展动力和活力的毛病,而且比之于按资分配的企业制度更具有优越性。这是因为在按劳分配的条件下,是企业全体员工关注企业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几个资产所有者。

  

  在人民公社,不仅是生产队把每户的农民组织进来进行集体生产,而且在于人民公社把多个生产队组织为生产大队,又把若干大队组织为公社,并在公社一级建立相应的商品供销体系、农机农技服务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文化教育体系、行政服务体系等多种服务系统,整个公社形成了一个以满足农民消费需要和农业生产为中心的产业体系。这种体系化的优越性,甚至已经克服了我们通常了解的单个的企业由于其规模上的不足及组织上的不完全而形成的种种缺陷。人民公社的这种整体性的功能和作用的优势,其产业化优势,已经远远超出了常规企业相比于个体生产方式的优势。

  人民公社作为企业的优势在于它所形成的产业系统化构成了社员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人民公社的企业属性的特点表现在:

  1,这是一个以满足社员消费需要为中心的体制,它的主体社员是劳动所有者,它的基本制度是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制度:由社员大会、队委会领导下的队长负责制体现劳动者的劳动管理权;同时采用工分分配制度体现劳动者的劳动分配权。生产队的生产经营是满足社员的消费需要为中心,大队、公社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以生产队的正常存在和发展为中心。

  2,人民公社是一种集团化的企业形式。一般一个公社它由10多个大队,一百多个生产队构成的三级企业集成形式,而生产队名称上虽然是生产组织,但在管理上和分配上却是完全独立的经济实体。每个生产队在经济利益上都是完全独立的,搞得好的可以有0.80-090元的工值;搞得不好的生产队可能只有0.20-0.30元的工值,其社员的收入水平完全处决于生产队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因此,人民公社是以具有能够自主经营、收支自理的经济实体为基础存在和发展的。

  3,人民公社是一个工本经营主导的经济体系。在人民公社是以生产队为基础的核算单位,而生产队是采用工分制为具体形式的按劳分配制度。每个社员是独立的劳动所有者,他可以参与生产队管理和分配的凭借就是其劳动投入能力。在土地和生产资料公共所有的条件下,大家在资产所有方面是没有差别的。因此,社员凭借着自己的劳动投入能力而获取劳动成果,并参与生产队的管理活动。在这里,资本已然消失,工本成为起主导作用的范畴。

  4,人民公社模式,作为基本核算单位的生产队,由于建立了劳权制度,都作为独立的劳动实体存在和发展的。在采用工分制的条件下,社员的收入状态不仅随着个人劳动状态而有所变动,而且同时也随着生产队的生产经营状况而自然波动。这种波动形成了生产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因此,人民公社体制内,从个体上它是具有活力的;在整体上则由于它所具体的企业集团形式的特征,又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例如,社队企业,大多都是由公社或大队来办的。社队企业的发展,是人民公社内部产生的新的产业形式。人民不仅相比于个体经营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就是相比于一般的产权企业,它也具有更大的优越的:一方面在个体上,它具有劳动实体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在整体上它又有资产整体性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在已有的二十多年的生产队发展时期,农业劳动者是处于艰苦奋斗状态的。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国家正处于向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而农业本身也处于从原始种植状态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但是,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粮食产量不断提高,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药的广泛使用和化肥的使用,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人民公社本身已经开始向农、副、工、商等多方面发展。如果不是出现分户单干的改变,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农民的劳动生产力会有大幅度提高,农村的工、副、商业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社员的收入必然也会大幅提高。那时,生产队独立经济核算的方式就可能向生产大队或公社一级的核算方式演变,大田亩和大型机械作业,一方面会解放大批劳动力,从而促使公社创建更多的企业,使农村在工、副、农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另一方面也会促使自然村向居民小区的转变,形成以公社为中心的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从周家庄、南街村等延续人民公社制度的单位的实践看,人民公社发展过程,除了已经出现的电力化、水利化和农田种植管理科学化发展阶段之外,后面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就是机械化、工业化、商业化及城镇化的发展阶段。这些阶段的完成,不仅会使农民从创业期进入收获期,而且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真正实现现代化。

  

  作者说采取措施,军事化管理,似乎可以暂时‘消除’人的私心的!

  但后果很严重,人们大多变成了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责任心的劳动工具,表现为:

  1、劳动质量下降,粮食产量降低,

  2、不仅吃喝没计划浪费严重,而且丰收的庄稼收获粗放,烂在地里,农民那时没有‘私心’的表现是庄稼没人要,烂在地里不心疼,因为你辛辛苦苦劳动收获的庄稼并不属于你,他属于全国人民,只是暂时存在自己的仓库里,领导一个纸条就可以无偿的调走。

  从这一段议论看,作者是完全不了解在人民公社体制下社员作为劳动所有者的身份特点,更不了解社员作为劳动所有者的利益要求表现为劳动所有权。而在事实上,工分分配方式为特征的生产队劳权制度,恰恰是体现了社员的利益要求。

  社会主义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从而为按劳分配的实现创造条件,不是要消除人们的所谓私心,而是为了要全面地体现每个人提高自己消费水平的私心。按资分配所体现的只是资本家或老板、股东的私心,而按劳分配所体现的是全体员工的私心,是绝大多数人的私心。因此,人民公社制度,不是否定人们的私心,而是更全面地体现人们的私心。作者泛泛地谈人的私心,却根本不懂得社会生产主体具有劳动所有者和资产所有者的性质区别,因而他们也存在着劳动所有权和资产所有权利益要求的区别,这是对现实的一种无知。

  另外,作者对人民公社的基本情况也缺乏应有的了解。

  据统计,我国人均粮食拥有量1959年是252公斤,1970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是289公斤,197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是340公斤。从1959年到1979年,20年间人均粮食占有量增长了88公斤,平均增长速度是4.4公斤/年;而在1970年到1979年这后9年增长了51公斤,年均增长速度为5..66公斤。在这二十年之间,人均占有粮食的增长呈现出一个加速的趋势。而且这种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增长还是在我国人口由6.60亿增加到9.75亿的情况下发生的。

  人民公社的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在1962年进行体制调整之后,随着农田水利基本工程的展开,生产条件的改善,我国粮食产量从1965年开始进入了一个长期的、稳定的上升通道。只是由于在这一期间人口也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因而使人们有吃不饱的感觉,但随着人口增长速度从高峰逐渐回落,吃饭问题也自然得到解决。

  

  作者说你看,人民公社大集体的时候,社员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多少天能休息,可你看现在除了忙种忙收那几天,地里几乎看不到人。

  这显然是因为根本不了解人民公社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

  在人民公社的各个阶段,劳动量是不一样的。例如,开始时,没有化肥或化肥很少,需要大量地积肥。因此,农闲时,就需要展开积肥方面的劳动,例如,把沟塘里的沟泥弄到田里做好草塘里来,然后把樵的杂草与沟泥搅拌,让其腐烂发酵,最后变成肥料。把沟塘里的水弄干,然后用盘塘把沟底的沟泥一料勺一料勺地盘到田里的草塘里,需要化多大功夫、多长时间?再说除草,现在是用除草剂,在适当的时间打一下药水,就可以保证没有杂草。那在没有除草剂的时候,就只能采用人工除草。譬如稻田,在插秧之后,每三、五天必须除一次草,否则草会长得比稻多多,那种一季稻要化多少人工?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各个方面都处于发展过程中。开始时因为田地高低不平,因而在平整土地就化费了很多人工,然后是水利化工程的开始,内外沟的开挖,筑渠等等。在粮食单产没有提高之前,种双季稻是提高亩产的一个基本方法,而把单季稻改为双季稻,就是双倍的工作量,如此等等。农业生产的电力化、水利化、化肥和农药的增加使用、农业机械的使用等等,这一系列的发展,使我国农业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

  而在从生产队到分户单干的另一个变化较大的因素就是从精耕细作到懒种田的转变。生产队时讲究精耕细作的。例如,种麦子,要翻田,碎土,上肥、撒种、盖籽、开沟等工序。但是,在分户种植之后,有人想出了节省人工的办法,那就是在稻子还没有收割之前,就把麦种撒到田里。到樵稻时麦子已经出苗。稻收上来之后,再挖个沟,乘着雨天撒点化肥,这麦就算种好了。比起生产队时的种麦法则确实省了80%的人工。

  你对人民公社的实际发展进程缺乏基本的了解,又如何能理解社员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多少天能休息,可你看现在除了忙种忙收那几天,地里几乎看不到人这一现象?

  

  私人企业,特别是私人创办企业,不仅成功率极低,十有八九要失败,而且大部分寿命很短。但人们却对此熟视无睹。为什么?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固有的生产方式。但是,对于人民公社却吹毛求疵,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人民公社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在《共产党宣言》(1949年版)第二部分,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革命需要做到两个决裂:共产主义革命就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里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可以理解为劳动阶级的社会或科学社会主义社会。

  什么是传统的观念呢?就中国的国情特点来说,传统观念就是小农观念。

  我国是一个有二千多年农耕社会历史的国家。小农生产方式从秦国至今,延续了二千多年,小农生产观念是非常顽强的存在。自给自足、自由散漫、局限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的特征,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这种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农民身上,同时也会反映到党内外。人民公社的集体生产,有组织和有纪律的要求会使农民感到不自由。而在工分制条件下社员相互竞争的劳动状态,也会使他们感到不适应。二十多年的人民公社实践虽然使他们的观念有所转变,但同时集体经济的纪律约束也会使他们感到不自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解散生产队使他们有一种放松的感觉。个体生产面对个体资金、人力困境、面对自然灾害的无力感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和公有化道路,而小农意识的惯性作用又使农民对集体经济产生了排斥作用。而人民公社体制存在体制过短,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还未能进入收获期,这是农民对人民公社的排斥作用不能很快消除的原因所在。

  什么是传统的观念:那就就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观念:包括生产力观念;生产主体观念;权利观念;制度观念;文化观念等等。

  资本主义社会是资产者当家做主,也就是谁有钱谁做主;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劳动者当家做主。社会主义革命必须要实现从谁有钱谁作主转变为谁劳动谁作主的观念转变。

  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按资分配,即生产成果按照投资者的资产量的多少进行收入分配,而社会主义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即生产成果是按照劳动者的劳动量差别进行分配。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要实现从资产所有到劳权所有的观念转变。

  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主要是要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关系,即资产者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只占有自己劳动力,从而劳动者不得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实现。因此,传统的所有制关系,既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雇佣关系。社会主义革命在实践上正是要与这种所有制及关系进行最彻底的决裂。

  同传统的观念进行最彻底的决裂,就是要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观念、主体观念、权利观念及制度观念进行最彻底的决裂。

  在提出了两个决裂之后,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的情况进一步提出了一些社会主义革命的措施,并阐明了共产党人与其它无产阶级政党的关系处理策略等。

  除了两个方面传统观念会影响到对人民公社的认识之外,还有两种情况也会影响到对人民公社的正确认识:

  一是缺乏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缺乏正确认识,完全不懂马克思讲的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对实际的按劳分配缺乏明确的认识。这是造成相当一部分人对人民公社缺乏正确认识的重要原因。一个极为流行的观点是认为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体制太多超前,不适合人都有私心这一现实,却完全不懂在公社体制下的社员是劳动所有者,工分制的分配方式恰恰体现是人人都需要满足自己消费需要的个体利益要求的这一特点。人民公社不只是强调国家和集体利益,而且更主要是建立在依托社员为满足个体消费需要的基础之上的。由于缺乏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与按劳分配的实质性的理解,这些人完全理解不了人民公社体制所形成的生产关系特征。

  一是不了解人民公社实际情况,人云亦云。这种人的特点是本本主义。他们只是根据舆论宣传或某些决议,或者按照大多数人的固有认识为根据对人民公社发现意见,完全不去考察书面材料与实际情况的差别。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菜鸟理财观点或立场。发布者:菜鸟理财,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itui.cn/2024/09/11/13351.html

(0)
菜鸟理财的头像菜鸟理财
上一篇 2024年9月11日 上午10:50
下一篇 2024年9月11日 上午10:50

相关推荐

  • 日元套利交易又背锅了

    所以,我并不是认为日本一定不会背刺,我只是认为日本不会在这个时候背刺。 对于日本,我们一定得警惕,不要对其抱有什么幻想和期待。   8月7日,日本央行副行长内田真一表示,在金融和资本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不会进行加息操作。   日本央行这个表态,被认为是向市场投降,打消了市场对日本央行年内进一步加息的预期。   内田真一还表示,由于金融市场不稳定,对是否再次加…

    2024年8月9日
    7400
  • 从《反思》一文看莫言是如何“媚日恨国”的

    《反思》一文以毫不掩饰的“媚日”开头,以咬牙切齿的“恨国”结尾,中间分别是对日本的赞美,为日本鸣怨叫屈,对日本人不吝颂扬,对中国人嘲讽蔑视,为日本排核污水洗白,对日本快速发展极表赞叹,对中国快速发展深感痛恨。   原编者按:朗朗明月照清秋堪称是本公众号反莫征文活动最积极的参与者,其每篇征文的水平也相当高。本文将莫言的一篇散文与其错误的文学观和反动的小说创作联…

    2024年9月1日
    6800
  • 投降派和汉奸从未消失(坚决反对)

    同胞们,同志们,团结起来,为了自己的权利,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捍卫毛主席,为了传承毛泽东思想的光辉。 让我们成为这脊梁,成为这唯一的光吧!   《毛选》是一个伟大的宝藏。   嗨,大家好,我是鲲鹏,坚持解读《毛选》,提炼成人成事之道,坚持和传承毛泽东思想。   中华民族在外敌入侵面前,历来存在的劈头第一个大问题,就是战不战的问题。   从夏商周三代到秦开启封…

    2024年8月2日
    8900
  • 陈先义: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必须争论

    “姓社,姓资”?这是根本的原则,亿万百姓只有明确方向和目标,才可能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奋斗。才不至于因为方向问题造成大的挫折和损失。      最近一个时期,有一种观点,在民间常常被作为争论的话题,那就是许多大是大非问题,为什么在理论极不清晰甚至根本就没有弄清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在社会推广。   比如,一些一开始就带有垄断色彩的买办资本投机行为,为什么到了危害国…

    2024年8月21日
    9100
  • 都去“砸锅卖铁”,那谁来“买锅买铁”?

    一旦这些问题被忽视,这种被忽视就会逐渐形成惯性,惯性又会逐渐形成制度,制度又会塑造出相应的结构,结构一旦稳固,这个时候不管你是挖坑填坑,还是放水放贷,都只能在这个稳固的结构里面去运转和流动,这种情况下,放不放水,又能与普通群众有多少关系呢?   一、   化债从技术手段上去看并不复杂,就是一个简单的算数问题:除了借新还旧的拖字诀,剩下的办法只有三种:要么提高…

    2024年9月14日
    109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