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曾透露,华为下一代的折叠屏,别人都能想得到,但做不出来。“我们已经想了五年了,终于可能快要出来了。”
图源:Pixabay
9月2日,A股折叠屏标的延续上周涨势,苹果概念股股价则普遍出现不同程度回落。
折叠屏产业链方面,大富科技直线涨停,星星科技、爱司凯涨超10%,精研科技、智动力、凯盛科技、维信诺等涨超5%。
同日,苹果概念总体下跌2.11%。概念股15只上涨,111只下跌。其中,领益智造、工业富联、立讯精密和东睦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额度居前,分别净流出5.42亿元、4.17亿元、1.5亿元和1.34亿元。
消息面上,华为宣布9月10日召开新品发布会。巧的是,苹果iPhone 16系列的发布会也选在了这一天。事实上,华为与苹果的发布会撞期已不是新鲜事。
去年9月,华为与苹果便分别在同一天发布了各自的旗舰手机Mate 60和iPhone 15系列;今年5月7日,两家科技巨头又相继发布了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手表等终端设备。双方的多次正面交锋被网友戏称为“互相贴脸开大”。
门店称未收到折叠屏订货通知
在华为公布此次发布会消息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回应称,华为最具引领性、创新性、颠覆性的产品来了!“这是别人想到但做不到的划时代产品,5年的坚持与投入,我们将科幻变成了现实。华为巅峰之作,敬请期待。”
对于即将在此次发布会上亮相的产品,华为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次将发布(问界)M9五座版本,其他暂不方便透露。”按照历年的惯例,华为的秋季发布向来会推出Mate系列在内的多款产品,而把发布会与苹果安排在同一天,进一步引发大众猜测,华为将在发布会上推出新的手机产品,并且这款产品很可能是三折叠屏手机。
此前,余承东曾在“与辉同行”的直播中透露,华为正在酝酿新一代折叠屏手机。“下一代的折叠屏,别人都能想得到,但做不出来。我们已经想了五年了,终于可能快要出来了。”
今年8月,多名数码博主晒出余承东在机舱里操作一款新机的照片。图片中,余承东手持一台三折叠屏新机。据了解,今年2月,华为一项名为“折叠屏设备”的专利获批公布。该专利展现了一种三次折叠的新形态电子设备,主体结构包括三个壳体、两个铰链以及一块柔性屏,其使用一个内折铰链加一个外折铰链实现三个壳体的连接。
不过,此次华为折叠屏推新动作似乎比往常更加神秘。一位华为体验店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在发布Mate 60和Pura 70之前,会通过公告提醒各门店进行产品预定,但今年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消息。”
华为是国内较早布局折叠屏手机市场的厂商。2019年,华为发布了第一款5G折叠屏手机Mate X,近5年累计发布了十余款折叠屏手机,覆盖了横向外折、横向内折、竖向小折叠等多种形态。
目前,华为折叠屏手机市占率在海内外保持领先。数据机构TechInsights报告显示,2024年二季度,华为继续领跑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三星和vivo紧随其后;调研机构IDC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共计257万台,同比增长104.6%。市场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为华为、vivo、荣耀、OPPO和三星。其中,华为以41.7%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vivo、荣耀、OPPO分别为23.1%、20.9%和8.4%。
苹果继续“挤牙膏”?
和华为相比,先后经历股价下跌、被巴菲特减持的苹果,手机销量也在走低。
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位列前五的依次为苹果、荣耀、OPPO、vivo、小米。而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报告,截至2024年二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已然由vivo、OPPO、荣耀、华为、小米引领,苹果出货排名退至第6,市场份额同比下降2%,占比14%。
从定价来看,华为Mate 60系列、Pura 70系列跟iPhone 15系列高度重合,从6000元左右的基础款到上万元的高配版,每一价格带都呈现出两军对垒的局面。但相对于一机难求的华为旗舰机,持续加大折扣的苹果似乎受到了不小的压力——在今年5月的一场促销活动中,部分iPhone机型降价幅度甚至高达2300元。
据了解,即将面世的4款新iPhone将升级至A18和A18 Pro芯片,并搭载Apple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工具。其中,iPhone 16 Pro系列将拥有更窄的屏幕边框,屏幕尺寸提升0.2英寸,超广角镜头从1200W像素升级为4800W像素。
知名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评价:“我认为仅凭这些功能不足以成为升级的理由。我不认为新机型会为苹果带来购买热潮。”
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项立刚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华为能迅速抢占市场,原因在于其新技术的突破要大于苹果。他表示,华为自研芯片和系统提升了手机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卫星通信、电池等技术也收获了广泛市场认可。
“三折叠屏手机定价可能较昂贵,但因其具备较高辨识度和吸引力,初入市场可能会实现较高销量。但高端产品一般难以完全颠覆市场。”项立刚补充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菜鸟理财观点或立场。发布者:菜鸟理财,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itui.cn/2024/09/03/11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