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能力重要,流量入口更重要?
文 | AI鲸选社
融资研发、烧钱扩张,AI大模型风风火火搞了两年,市场落地好像还是“圈内狂欢”。
目前多数大模型公司的营收规模,还难以形成盈利。作为行业巨头的OpenAI披露,今年运营总成本可能将达85亿美元。而OpenAI全年收入预估,也仅在35亿美元~45亿美元之间,远低于运营成本。
行业巨头尚且如此,其他公司自然只能“遍寻生机”。
急于商业化的大模型厂商们,开始集体转战C端。据AppGrowing统计,2024年4-5月豆包投放推流金额预计为1500-1750万元,而6月豆包启动新一轮大规模的广告投放活动,投放金额则接近13991万元。Kimi在3、4月保持1500万元的投放金额度,5、6月份降至三五百万元附近。
投放效果如何呢?据最新数据(7月),国内主流大模型(AI对话)的数据统计,月活超千万的,只有Kimi和文心一言两家;超百万的也只有4家。而月活有24亿体量的,全球也只有ChatGPT一家。
投流换用户不是个增长的好方法,大模型厂商们开始迫切在C端寻找流量入口,下海做AI轻量化应用,期望大模型应用能在C端激起巨浪,像曾经的短视频崛起那样。
近期,360联合16家大模型企业,搞了悬浮球AI助手,这种新AI玩法引起市场关注。实际上,今年4月底,MinMax就推出手机端悬浮球助手—海螺AI。而早在去年,搜狗和百度就更新了AI输入法,今年6月底,微信也更新了搭载混元大模型的微信输入法。2024年5月,豆包推出浏览器插件;7月,Kimi上线浏览器插件。
悬浮球、插件、输入法... ...大模型厂商们把AI助手装扮得“各式各样”,疯找C端流量入口,只为博得用户的青睐。
大模型疯找AI的流量入口
360曾借免费杀毒获得市场,也因“捆绑”安装全家桶的打法入侵PC端。巅峰时,360安全卫士的用户量超5亿,覆盖超过94%的PC端。
作为360安全卫士创新的玩法“悬浮球”,也是风靡一时。但在稍有些专业知识的人看来,悬浮球完全是个浪费电脑内存的功能。因为,电脑装机时会自带优化系统,CPU难以负载时电脑会自行进行优化。
但现在截然不同,悬浮球因其便捷找到、可后台常驻、易于重塑用户习惯等特点,倍受大模型厂商青睐。360 ISC大会上,周鸿祎宣布将把安全卫士桌面悬浮球改成AI助手入口,用语音或用鼠标可以唤醒;360浏览器也新增AI助手按钮,相当于一个默认的侧边栏。
利用悬浮球可以漂浮在电脑桌面及应用上方的高权限特点,让用户随时可用语音或用鼠标唤醒AI,省去多步寻找产品入口的麻烦。AI助手也是以对话式生成人工智能的形式来呈现,集合其他16家AI大模型,可以向它提问互动,如果360AI回答的不满意,可以切换其他家AI重新生成回答。
大模型厂商们变废为宝,让悬浮球也搭上了AI的快车。
MiniMax旗下海螺AI,此前新推出的手机端悬浮球功能也是走的高权限思路,其交互形态类似于苹果的辅助触控,但与苹果的辅助触控不同点是,这颗小球不用时可以隐藏在手机侧边,只露出三分之一的大小,探出小小海螺的一角,一点就可以放大使用。
AI时代,浏览器页无疑是用户上网的“必经之路”,也就成为了各家大模型厂家寻找C端流量入口的“众矢之的”。
360盯上了浏览器助手。作为用户上网的必备入口,360浏览器坐拥4亿用户。8月1日发布会上,360 AI出现在了360浏览器的侧边栏。用户上网时,点击右上角的AI小图标,AI助手就可以在浏览器侧边栏弹出,类似于一个书签式的侧边悬浮框。
虽不是系统级,但是浏览器级的AI助手,也有点类似微软在Windows上推出的Copilot。
其他家大模型没有浏览器优势,便把目光转向了浏览器插件。插件可以自由镶嵌在多家浏览器页面中,也是获取市场的一种良好方式。
尤其Monica在海外浏览器插件市场的爆火,给了国内众多大模型To C落地的启示。
MonicaAI之后,豆包、Kimi等厂家都推出了浏览器插件。这些插件大都包含翻译、网页摘要、AI问答、AI搜索等能力,用起来方便快捷。百度李彦宏也表示,插件也是一种特殊的AI原生应用,门槛最低,也最容易上手,让很多企业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利用到大模型的能力。
如Kimi浏览器插件安装后,浏览器就带上了划词自动解释能力。豆包插件也相似,但豆包比Kimi多了翻译、AI搜索和问答衍生问题,主要功能都集中在取词解释和文章总结。
在悬浮球和插件这种通用性场景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流量富矿没被利用,就是最近被大模型厂商们盯上的输入法。
作为C端人机交互的另一个必需品,输入法往往都有数亿用户,自然成为AI渗透的产品。
六月底,微信悄悄更新了微信输入法的AI功能;而作为“不要卷大模型,要卷应用”的号召者百度,也早就将百度输入法用文心大模型优化了,去年8月底推出了AI创作助手“超会写”,并于今年端更新中在PC端单独推出了客户端界面;搜狗也在去年就更新了AI帮写(主要帮助用户写评价)和AI配图功能。
从被AI改造最大的百度输入法看,其在PC端单独推出了客户界面端,主要分为 AI 问问、写作助手、法律助手、聊天助手以及数字人五类智能体,输入法成各种AI工具的入口。
针对移动端用户的使用场景,百度输入法也增添了AI神评论、高赞朋友圈、短视频配文、购物评价等智能体。
悬浮球、浏览器插件、输入法,大模型厂商们瞄准用户学习、工作场景,精准狙击AI轻量化落地,将大模型技术深入渗透用户工作、学习生活,希望潜移默化养成用户使用其AI产品的习惯。
探索AI最好用的落地窗口
探路者们在“改变用户习惯”的迷途中前行,期待可以花落自家,也不少有旁观者谨慎入局。哪种模式能在最后胜出,成为了各家的关心之切。
从目前看,海螺AI悬浮球简洁灵动,点触可直接调用AI功能。
笔者打开海螺AI悬浮球,其包括语音、视屏、消息三个部分,可能调用了语音、视觉、语言等多模态大模型。除了可以总结浏览网页的大纲,也可以为我们买什么菜、怎么做饭、怎么回消息等具体生活向内容,出谋划策,适合移动端用户需求。
MiniMax的海螺AI悬浮球功能初露成效。据七麦数据,截至8月5日,海螺AI iPhone端下载总量突破84万,这一数据在六月底还是60万,增长超三分之一。
作为PC端时代的“王者”,360还有不少桌面用户。因此,360悬浮球的场景就更专注PC端用户的工作、学习场景。
浏览器上的360 AI助手是以对话形式呈现答案的。如果对360 AI助手的回答不满意,AI助手还提供了请求其他大模型再次回答的入口。关于图中内容的回答,试验发现,360 AI助手和通义大模型只是将问题复述了一遍,只有文心和豆包回答了“总结”的需求。
此外,我们还发现360 AI助手对话框是有字数限制的,大致在930字左右,这个限制在邀请“文心一言”和“Kimi”回答时均起作用,但是打开两家大模型的官网,对话框并无文本长度限制。不到1000字的文本框限制,在很大程度上也框住了360 AI助手的文案处理能力。
插件是否比浏览器的AI助手更好用呢?从入口便捷性看差不多,实际体验还是和大模型能力相关。
目前AI使用体验,Monica插件几乎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需要使用ChatGPT API,所以主要针对海外用户。
Kimi插件调用也比较方便,选中词右上角弹出Kimi的小角标,点击角标Kimi就可以自动解释选中内容,免去了切换网页搜索的步骤。另外,用Win+K键还可以召唤Kimi小助手总结页面内容,生成内容大纲,调用便捷性还可以。
豆包插件相比Kimi不同的是,还加入了一些针对视频的功能,包括对视频进行总结、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时间线,还有视频跳转功能。
二者比较来看,Kimi插件在文字方面还是更胜一筹:在取词解释方面,Kimi在结合上下文的能力上更强;在总结能力方面,Kimi插件则更全面并且深入一些。
与前两个插件不同,Monica还做了网页高亮的功能,用户可以一边浏览一边做笔记,Monica小助手也可以直接生成关于问题的回答。
相比浏览器插件,输入法流量其实更大,赛道的AI产品就更多样化一些。
6月26日,微信输入法上线了基于混元大模型的“问题+「=」”即时问答功能。用户在微信聊天框直接输入问题,加上“=”,混元小助手就会弹出相关问题的回答,一步到位。这种新的交互模式也是为AI轻量化落地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搜狗输入法稍显活泼。用户可以通过轻触键盘右上角的“AI 小狗”头像就可以进行AI帮写和AI配图。除此之外,搜狗最近还上线了AI对话、AI宠物、快捷问答、AI自拍等功能。
但搜狗输入法的AI功能弹出界面占据超过了半截手机屏幕,加之一键“AI帮写”功能难以把握用户意图,无法根据上下文和选中文字生成内容,使用体验上还有待提升。
相较之下,百度AI输入法的使用场景功能性更强一些。其AI帮写功能不仅能联系上下文写作,甚至划分了更加具体化的场景。
如不知道如何回复女友消息时,有“恋爱大师”版的回消息系列写作助手;想要有个性的评论却不知如何表达时,有“神评论”写作助手;不知道如何回复微信消息时,还有“高情商沟通”写作助手等,有望成为用户的神助攻产品。
然而,大模型跌跌撞撞探索C端流量入口,却可能发现,最终的商业化前路依旧茫茫。
AI轻量应用的未来几何
入口权限越高,流量肯定越高,但商业化是否也成正比,是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此次360悬浮球+浏览器AI助手为切口的体系,与微软Copilot体系有些相似,都拿到了接近系统级的入口。
作为曾经微软用以“引爆人工智能”的底牌,微软给了Copilot无数偏爱,“免费接入GPT-4引流”、“为了加Copilot键重新设计电脑键盘”等操作,也让Copilot成为了AI领域为数不多的实现商业化的应用。
据微软6月30日发布的财报数据,二季度,Copilot客户数量环比增长了60%以上。目前已有超过77000家组织采用Copilot,二季度同比增长180%。360全家桶没有windows的覆盖量,也囿于争议口碑,360悬浮球+浏览器AI助手能不能复制Copilot的增长,亦未可知。
作为每个系统都要标配的输入法,商业化则受限于产品切口太小。
目前看,微信输入法商业化暂时还无从谈起,只能通过创新交互玩法先吸揽用户。相较成熟的搜狗和百度输入法,AI时代商业化路途艰辛,而且打法背道而驰。
腾讯搜狗输入法选择了广告模式,百度输入法选择了付费订阅模式。
搜狗输入法通过在输入法中植入广告,获取广告流收益,其实也更符合受众群体不反感做“互联网劳工”的现状。百度输入法则背靠“文心大模型”,开启会员收费制。免费用户可以先通过消耗点数使用 AI,也是体验阶段,养成用户使用习惯,后续用户可以选择月付、季付、年付等付费方式。
但是AI时代,用户是否愿意为AI输入法入口买单,还是个未知数。但不可否认的是,AI赋能输入法,在现阶段是一个可行的培养用户使用 AI 习惯的创新。
而最小形态的浏览器插件,似乎已经产生商业化案例,初建生态城墙。
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Chrome商店显示,MonicaAI插件下载量突破200万,豆包浏览器插件的下载量突破10万大关,Kimi浏览器插件的下载量破6万。在AI浏览器插件还没有投入大量宣传推荐的前提下,用户就已自发下载了超百万。
如今渐热的浏览器插件,也曾是C端的冷门使用场景。作为市场头部的浏览器谷歌Chrome,其热门插件屈指可数。据爱范儿,Chrome有近87% 的插件安装量都低于1000次,更有约一半的插件安装量都低于16次。另外,下载量为0的插件有19379个,占总量约10%;还有近25540个插件只拥有一个用户。
AI浏览器插件方面,只有出海的Monica目前实现了商业化的成功,跑通了PMF。据similarWeb数据,Monica用户月单次点击付费支出达124.6K美元。和百度输入法类似,Monica直接接入世界先进大模型ChatGPT,实现商业化。目前Monica通过口碑和GPT-4吸睛获客,用户可以三天免费试用会员模式,三天后则不断从各个场景,让用户主动或被动看到促销信息,强化付费意愿。
但由于Monica主要做出海业务,海外用户普遍付费意愿高,创始人CEO肖宏在采访中也表示,此套打法在国内可能行不通。
找到流量入口也许不是商业化核心,核心是AI本身在净化搜索内容,让付费大模型成为唯一靠谱选择。
360创始人周鸿祎就表示,AI搜索正面临商业化的挑战。“传统搜索的成本相对较低且固定,靠广告就能挣钱。但AI搜索一方面很难植入广告,另一方面成本不但不会边际递减,反而会边际递增,这也是阻碍AI搜索进一步普及的重要原因。”
无论如何,商业化的真谛是,找准使用场景,提升大模型能力,AI轻量落地才能抓住用户的心。AI轻量应用的未来,似乎又注定要在不断的尝试与迭代中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菜鸟理财观点或立场。发布者:菜鸟理财,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itui.cn/2024/08/07/5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