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国祥|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建设及其启示

新征程上,要大力开展廉洁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党和国家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自觉做到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艰苦奋斗、不谋私利

  作者简介:郭国祥,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毛泽东研究》2024年第2期

  摘要:

  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苏区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尝试强内功、做外功、提形象,塑造了一个坚守理想、坚定信念,发展生产、活跃经济,加强民主、保障民权,情系百姓、执政为民,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坚定反腐的政党形象。苏区时期党的政党形象建设实践对新时代加强党的政党形象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武装,增强形象建设主色;密切党群关系,坚持人民至上,绘就形象建设底色;坚持求真务实,重视调查研究,锻造形象建设本色;坚持艰苦奋斗,始终奋发有为,打造形象建设亮色;保持清正廉洁,树牢廉洁底线,展现形象建设特色。

  关键词:

  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党的建设

  苏区,即采用苏维埃政权组织形式的地区,也就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仿照苏联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根据地进行局部执政的地区。苏区时期,即中国共产党建立并发展苏维埃政权的时期。苏区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政党形象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艰辛探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传承历史经验,掌握历史主动,认真总结苏区时期党的形象建设的基本经验,对接续良好政党形象、彰显新时代党的精神风貌、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蕴。

  /一、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严峻考验

  第一,中国共产党党内悲观情绪蔓延。在左倾教条主义思想错误指导下,革命接连受挫,红军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战争使根据地的物质生活条件急剧恶化,再加上敌人的严密封锁和不断围剿,根据地军民生活极为困难。最严重的时候,隆冬时节红军战士寒不可衣、食不果腹。在这种恶劣的斗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部队内一些人情绪悲观,革命信念动摇,对革命前途丧失信心,甚至发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更严重的是,在那个时候,不但红军和地方党内有一种悲观的思想,就是中央那时也不免为那种表面上的情况所迷惑,而发生了悲观的论调。

  第二,苏区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为了消灭中央苏区,国民党在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的同时,加紧经济封锁,企图使中央苏区军民不能存一粒米、一撮盐、一勺水的补给,给苏区经济恢复与发展造成极大阻碍。1931年底,临时中央把一些左的政策推行到中央苏区来,更是让经济雪上加霜。到1933年春夏,中央根据地经济严重恶化:工商业凋零,食盐、布匹、药品等日用品极度缺乏、价格昂贵,部分地方因缺粮发生饥荒,严重地影响了群众和红军的生活。如何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巩固红色革命政权,成了党必须克服的现实难题。

  第三,理论脱离实际现象严重。在中央苏区时期,虽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认识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意义,但这还没有成为全党的共识。当时绝大多数党员缺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自觉,轻视实践经验,教条式看待马克思主义,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在教条主义者看来,只有从莫斯科回来的人才有理论,只有共产国际的决议及指示和苏联的经验才具有权威性,而土生土长的实践经验则被斥为狭隘经验论,坚持从实际出发被视为狭隘经验主义。这种教条主义思想将马克思主义视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将苏联的经验看作万能的钥匙,认为只要将马克思主义中的词句背熟,把苏联的经验套用到中国,困扰中国的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种背离实事求是原则、缺乏严谨科学态度的思想和做法阻碍了党的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了党的团结统一。

  第四,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各级苏维埃机关中混进了一些思想品质不好、动机不纯的投机分子。他们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贪污腐化、铺张浪费、搞官僚主义,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在当时四面受敌、极端困难的恶劣环境中,如果不及时惩治这些腐败分子,防患于未然,党势必会因自身腐败而丧失民心、丧失战斗力,最终导致新生苏维埃政权的瓦解。因此,如何在武装割据的残酷斗争环境中防止腐败对党的肌体的侵蚀,保持党和苏维埃政权的本色成为当时亟待回答和解决的历史课题。

  /二、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建设的探索

  党的形象是党的重要软实力,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在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尝试。这一时期党的执政形象建设过程,是与党内左倾错误思想作坚决斗争和对红军内部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不断改造的过程,是对党和苏维埃政权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奋斗目标生动诠释和努力践行的过程,是党的民众认同度和执政基础不断扩大和巩固的过程。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封锁和军事围剿,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尝试强内功、做外功、提形象,塑造了一个坚守理想、坚定信念,发展生产、活跃经济,加强民主、保障民权,情系百姓、执政为民,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坚定反腐的政党形象。

  (一)坚守理想、坚定信念的政党形象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屡受挫折仍顽强向前的力量源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培养和锻造。苏区时期,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和围剿、党内错误思想的侵蚀、生活物资的极度匮乏,时刻考验着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为了激发广大红军将士的斗争意志,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新道路,肯定了中国革命的光明前途,指出那是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是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以卓尔不群的战略视野和高瞻远瞩的全局观,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坚定了工农红军革命必胜的信念。恩格斯曾指出: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行动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这种如磐的信仰,正是洞悉真理后的从容笃定。在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影响时期,很多共产党人遭受不公正对待,如毛泽东被剥夺军事指挥权,邓小平等遭遇反邓、毛、谢、古事件,但他们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矢志追求、对党的赤胆忠心和对理想信念的坚定笃行。在白色恐怖严重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叫嚣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对中央苏区要掘地三尺,对红色政权要斩草除根。面对血雨腥风,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他们勇敢斗争,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谱写了壮丽的人生之歌。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的江善忠,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刘伯坚,信者不惧、甘做共产主义铺路石的古柏,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方志敏,留下一点星火,定能燃遍万里江山的陈毅……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理想信念之光点燃了革命的燎原星火,诠释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凌云壮志,树立起一座座坚定革命意志的精神丰碑,塑造了坚守理想、坚定信念的政党形象。

  (二)发展生产、活跃经济的政党形象

  中央苏区工业基础薄弱,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同时受到国民党的严密封锁,苏区经济发展异常困难。如果不进行经济建设,革命战争的物质条件就不能有保障,人民在长期的战争中就会感觉疲惫。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率领苏区人民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私人工商业、发展商品贸易、构建独立的金融体系,塑造了发展生产、活跃经济的政党形象。发展农业生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直接影响苏维埃的执政根基。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在目前的条件之下,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为发展农业生产,党中央号召苏区农民开垦荒田荒地,并采取了新开垦的土地免收3年土地税的政策,大大调动了老百姓垦荒的积极性。据统计,中央苏区在1933年开垦荒田7900担,1934年的几个月内又开垦荒田7300担。为解决苏区劳动力和耕牛不足的困难,各根据地进一步开展以劳动互助社和犁牛合作社为基本形式的互助合作运动。党和苏维埃政府实行生产互助,组织耕田队,帮助无耕牛的红军家属及无能力购买耕牛的贫苦农民耕地、种田;鼓励妇女冲破旧习惯束缚,动员她们参加农业生产,组织有经验的老农帮助她们学犁耙、插秧。此外,为了促进农业丰收,苏维埃政府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在瑞金联合开办中央农业学校,专门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建立农事试验场,设立农产品展览所,为恢复和发展苏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发展私人工商业。根据当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阶段,苏区在发展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私人工商业。只要不出于政府法律范围之外,不但不加阻止,而且加以提倡和奖励。坚持发展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私人经济同时并进,保护中小商人的利益,取消苛捐杂税,根据实际营业额的多少征收税费,对于营业额较低的商人实行免税政策,为商业发展铺平道路。中国共产党的私人工商业政策拓展了苏区的经济形式,增加了苏区人民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苏区财政不足的难题,也缓解了社会矛盾、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发展商品贸易。为破解国民党对苏区的经济封锁和交通管制,苏维埃政府于1933年2月成立对外贸易局,联通了苏区与白区的商品交易渠道。仅半年内就以1万余元货币和2000余担谷子为资本,完成了32万元的商品流通额。中央苏区的对外贸易中,大宗出口的是粮食、钨砂,每年大约有300万担谷子出口,300万担钨石出口。大宗进口的是食盐、布匹,每年买进价值900万元的食盐和价值600万元的布匹。苏区时期的商品贸易促进了工农业的生产和商品的流通,保障了苏区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维持了苏维埃政权的正常运转。构建独立的金融体系。苏维埃国家银行成立之前,根据地流通的货币十分混乱:既有江西工农银行的铜元券,也有闽西工农银行的银元券,还有光洋和国民党的纸票,甚至有清朝时期的铜板。为了稳定金融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经过积极筹备,中国共产党创办了工农民主政权的第一家国家银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国家银行成立后,统一了纸币的发行。苏维埃国家银行除发行货币支持财政供给战争需要外,还在各地建立信用合作社,实行低利贷款,扶助农工商业的发展;在一些县设立支行或代办处,在一些大集镇设立兑换点。这些机构加上各地的信用合作社,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苏维埃金融体系,为苏区经济发展和筹措革命战争经费提供了极大便利。

  (三)加强民主、保障民权的政党形象

  民主政治既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手段。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拉开了创造中国新社会的序幕。中央苏区加强民主、保障民权,推动政权建设、民主选举和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被誉为当时中国最民主、最进步的地区,与国民党统治区相比,完全是一个自由光明的新天地。完善民主制度。为维护苏维埃政权这一中国革命唯一适用的政权形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明文规定: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高政权机关,即最高权力机关。1933年12月出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埃暂行组织法(草案)》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具体的行动纲领,各地苏维埃根据这一文件进行改组,加强了基层代表会议制度建设,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发展。健全民主选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在苏维埃政权领域内,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和他们的家属……在十六岁以上皆享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31年11月至1934年初,中央苏区先后举行了3次民主选举;1933年下半年,参加选举大会的选民平均都在80%以上,有的地区达90%以上。在选举前的一到两个月,选举委员会还会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让每位选民了解民主选举的内容与意义,激发其参与选举的热情;严格规范公民的选举权,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真正选举出众望所归的代表,充分保障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切身利益。规范民主管理。作为工农民主专政的苏维埃政权,其重要任务是组织所有工农兵及一切劳苦民众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埃暂行组织法(草案)》规定:省、县、区、市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之下,设立劳动、土地、军事、财政、国民经济、粮食、教育、内务、裁判等执掌各机关事务工作的专门机构,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广泛吸收人民群众参与到管理决策工作中来。苏维埃政府在红军中团、营、连都有民主产生的士兵委员会,在可能的范围内赋予其应有的权能,以充分调动士兵的积极性,发扬民主。普遍设立由战士代表组成的经济委员会,按时公开账目明细,努力做到经济透明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

  (四)情系百姓、执政为民的政党形象

  情系百姓、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根本追求。毛泽东强调党员干部要关心群众的痛痒,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苏区时期,党塑造了情系百姓、执政为民的政党形象。分配农民土地。废除封建性质的地主土地所有制,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民主革命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共产党关注民众利益和改善民生的基本立足点。1931年11月,全苏一大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中国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规定被没收来的土地,经过苏维埃由贫农与中农实行分配,明确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党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和推行了正确的土地革命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了宝贵的土地所有权,极大激发了他们生产的热情和革命的积极性,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苏区经济发展、革命战争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也使得苏维埃政府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发展教育事业。受封建思想和陈旧观念的影响,苏区很多青少年和妇女无缘接受良好的教育。据统计,中央苏区所辖的21个县250万人当中,文盲约占总人数的80%。对此,毛泽东指出:苏维埃必须实行文化教育的改革,解除反动统治阶级所加在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而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为了加强苏区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了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文化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从而保证了苏区文化教育事业的顺利开展。苏区内各乡村兴办了列宁小学,对所有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教育内容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又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共产主义道德。苏区各地依据实际情况,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扫盲识字运动,如办夜校、业余补习班、识字班、俱乐部等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苏区还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教育活动:组织各种研究小组,举办讨论会、报告会;组织歌舞团、戏剧队开展游艺活动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极大地提升了苏区民众的知识水平和政治觉悟。保障人民健康。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位于远离城市的农村或山区,卫生环境恶劣,病虫害孳生,各种疾病流行。苏区政府将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作为执政的价值追求和工作导向,认真调研苏区各地卫生健康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医疗保障工作。中央内务部在各县区内务部的卫生科下设诊疗所,为苏区群众免费看病;通过上卫生常识课、办卫生墙报、演卫生话剧和创办《健康报》等形式,加强卫生防疫知识的宣传教育;成立各级卫生防疫运动组织,号召各地苏维埃领导全体群众,一齐起来,向着污秽和疾病,向着对于污秽和疾病的顽固守旧迷信邋遢的思想习惯做顽强的坚决的斗争;建立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创办平民医院,设立药业合作社,制定社会福利政策,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切实为人民谋幸福。加强社会保障。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之本。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苏区常常面临物资匮乏、经费不足的困难,但党仍不遗余力地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想尽一切办法关怀弱势群体,救助困难群体。中华苏维埃政府劳动部设置了劳动保护局、失业工人介绍局;内务部设置了社会保障管理局、优待红军家属局等社会保障机关;红军部队有后勤部、供给部、兵站、保健局、医院、休养所等社会保障机构;群团组织有工会、革命互济会等社会保障团体。为解决革命军人的后顾之忧,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1931年11月通过了《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于1932年2月通过了《红军抚恤条例》,对军人及其家属出台了一系列的优待、抚恤和安置政策。苏维埃政府有力有效的社会保障工作,赢得了广大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苏维埃政权建设也生机勃勃。

  (五)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政党形象

  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政治品格,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执政优势。正如当时民谣所说: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民。苏区时期,党员干部的执政作风得到了民众的极高评价,塑造了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政党形象。公而忘私、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苏区时期,从中央政府主席到乡苏维埃工作人员,均没有薪酬。为倡导勤俭节约,1932年3月,中央机关开始带头每天吃两餐饭,尽量多吃杂粮,毛泽东带头执行三钱盐,两钱油的最低生活标准。办公条件捉襟见肘,临时中央政府的十个工作部门,全部集中在瑞金叶坪的一个大祠堂办公,每个部只有一间十几平米的小房间。领导干部、红军指战员和普通工作人员、士兵伙夫一样,起居饮食相同,过着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生活,生动诠释了苏区干部公而忘私、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笃学上进、争创一流的良好学风。中央苏区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克服种种困难,创办了培养各级各类干部人才的干部学校。例如培养党的干部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培养苏维埃政府干部的苏维埃大学,培养农业建设干部的中央农业学校,培养文艺戏剧干部的高尔基戏剧学校等。为了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在印刷出版条件十分艰苦、财政收入来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中央苏区各级党组织仍编印了大量党员培训资料,向所有党员全面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切实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中共中央党校、苏维埃大学等各类学校还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让广大党员干部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时还通过考试、竞赛等方式检验学习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了党内政治理论水平。反对本本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党内和红军中的一些同志受左的思想影响,不重视调查研究,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和共产国际的决议,不能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和群众实践,影响了党的形象。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倡导重视调查研究,并善于开展调查研究。毛泽东走村入户,访问红军家属和贫苦农民,了解他们的经济生活情况,在进行大量调查之后写出了《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原题为《调查工作》)、《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这些光辉著作,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等著名论断。为了有效推进苏区建设,克服来自党内的左倾和右倾错误,毛泽东在苏区先后开展了10余次调查研究。他跋山涉水、深入群众,在农村田间地头与老百姓悉心交谈,倾听老百姓意见。毛泽东在人民群众面前甘当小学生的崇高品质,为全党树立了榜样。在毛泽东的倡导和影响下,苏区干部兴起了一股调查研究的热潮,形成了反对本本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六)清正廉洁、坚定反腐的政党形象

  清正廉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定反腐、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诞生于激烈的阶级斗争环境,难免会受到旧社会旧观念的影响,加之各方面体制尚未成熟,仍然存在一些短板,所以贪污腐化、以权谋私等现象在苏维埃政府内部时有发生,对党的光辉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破坏了党同群众的亲密联系,危害了中华苏维埃政权的稳固。为实现革命目标,党把打击贪污腐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开展了以反贪污为重点的反腐倡廉运动,探索构建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制度构架和反腐败体系,形成了依法治腐、依规执政、贪腐重罚的廉政建设新风尚。中华苏维埃政府成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真正廉洁的政府。制定法令条例,加强反腐立法。1931年5月,中央组织局颁布了《中央巡视条例》。1931年11月,中央苏区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的建设问题决议案》,将严肃党的纪律、反对官僚腐化作为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提出。1932年12月,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颁布《关于检查苏维埃政府机关和地方武装中的阶级异己分子及贪污腐化动摇消极分子问题》的第2号训令,强调要来一个大的检举运动,肃清党内政治风气。1933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对党员干部的贪污情节作出不同的量刑规定。党坚定地同腐败问题作斗争,不断完善党内法规体系,为惩治腐败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建立监督制度,实施全员反腐。中央苏区构建了党内监督、行政监察、群众监督三位一体的监察制度体系。各级苏维埃政府内部设立了工农检察部,对贪腐、违规违纪等行为进行检举揭发,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开展监督;设置突击队、轻骑队、工农通讯员和群众法庭等监督方式,将苏维埃的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预防腐败行为的出现;重视媒体的作用,强化舆论监督,利用《斗争》《红星》《红色中华》等报刊对惩腐反腐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和报道,宣扬正面人物的先进事迹,推出典型模范。党运用这种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方式开展民主监督,保障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利益,扩大了党的声望与影响力。查处大案要案,严惩腐败分子。反腐败工作关乎百姓切身利益,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关乎党和政府形象。毛泽东深谙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因为腐败而人亡政息的道理,深刻懂得清正廉洁的政府对于中国革命胜利的意义,指出:腐败不清除,苏维埃旗帜就打不下去,共产党就会失去民心!在苏维埃政权初创时期,党就把反腐倡廉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漠视人民群众利益、以权谋私的贪官谢步升,党毫不容忍、决不姑息,对其判处死刑,打响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反腐败第一枪。此后,党中央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陆续查处了中央政府总务厅二苏大会基建工程处主任左祥云、中央总务厅管理处处长徐毅、中央总务厅厅长赵宝成、瑞金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会计科科长唐仁达等腐败分子,清除了党的毒瘤,净化了党和政府的肌体,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了党的形象。

  /三、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建设的现实启示

  知所从来,方明将往。中国共产党是善于以史为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这段探索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洞察到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成功之道。我们要深刻总结和汲取其中蕴藏的经验与智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接续奋斗,加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一)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武装,增强形象建设主色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一个政党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虽历经各种挫折和磨难,但始终团结一心、风雨不动、坚如磐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勇往直前,靠的就是理想信念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理想信念的火炬,始终抱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坚信中国革命必然胜利,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因而无论战争多么残酷,革命需要作出多大牺牲,始终都前仆后继、义无反顾,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树起了一座座巍峨耸立的精神丰碑。这段光辉的历史昭示我们: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对挑战、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

  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中国共产党是靠共同的革命理想凝聚起来的政治组织。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迈入新时代,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将会遇到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这就需要继续发扬革命传统,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和腐蚀,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蓬勃朝气。为此,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自己的精神家园。要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这个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的科学真理,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学习,特别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蕴藏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真理武装头脑、指引理想、坚定信仰,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理论学习中提升分析能力、洞察能力,培养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增强拨开迷雾、认清方向、统观大势、打开新路的本领。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学用结合,把虔诚执着、至信深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坚韧持久、踏实忘我的实干笃行,把思想学习成果运用到解决自身问题、破解发展难题上,以备战姿态、赶考心态、战斗状态将党的创新理论和工作方法运用到推动事业发展、化解风险挑战、做实为民服务上。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在新征程中赓续中国共产党坚定理想信念的伟大光辉形象。

  (二)密切党群关系,坚持人民至上,绘就形象建设底色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民心向背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古今中外历史反复揭示一条共同的规律: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1934年1月21日至2月1日,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沙洲坝召开。1月27日,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重要讲话。毛泽东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在毛泽东的大力倡导下,苏维埃政权机关中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真心为群众着想,用心为群众谋利益,积极解决群众生活的基本困难。沙洲坝的红井,就是毛泽东亲自带领苏区干部群众为解决当地百姓的吃水难问题而挖建的。正是由于党和苏维埃政府把关心工农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工作的第一位,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同群众同甘共苦,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才赢得了苏区人民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在人民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政党形象。

  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党的形象建设,就要密切党群关系,始终坚持为民造福,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中都要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思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另一方面,要深入群众,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谋实效。要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精神,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为群众办实事,扎扎实实地解决好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紧迫问题;要呕心沥血为群众排忧解难,敢于啃硬骨头,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要摒弃摆花架子、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创特色、求实效,真正做出让群众满意、高兴的成绩。

  (三)坚持求真务实,重视调查研究,锻造形象建设本色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不从实际出发,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就会走很多弯路,就会遭受挫折,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苏区时期,毛泽东十分重视从实际出发领导苏区革命和斗争,他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为了有效推进苏区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土地改革等工作,克服来自党内的左倾和右倾错误,毛泽东怀着一颗求真务实之心,深入群众,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写下了不少影响深远的经典文献,为根据地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要求真务实,就必须学会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传家宝,也是促进党的形象建设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只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我们才能制定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决策,才能在接下来的奋斗中再次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其一,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制定明确目标。在进行调查研究时,要注重聚焦当下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地区发展的实际、改革中的困难与短板、关乎群众利益的热点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计划和方案,以保证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其二,调查研究要脚踏实地。调查研究不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要真正做到深入实际,要真正了解民之所愿、民之所盼,要真正知悉实际中的难点与痛点。在调查研究中,要警惕不实事求是,走形式主义、报喜不报忧的伪调查研究,要真正俯下身子,不搞形式,不走过场,脚踏实地到群众中获取一手资料和最新素材,深入了解民情、掌握实情。其三,调查研究要注重调查与研究相统一。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调查结束后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和研究讨论,把零散的调查情况进行整理汇总,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揭示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逐步新征程,要继续发挥求真务实的品格,多做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继续书写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光辉篇章。

  (四)坚持艰苦奋斗,始终奋发有为,打造形象建设亮色

  不懈奋斗是马克思主义实践逻辑的必然要求,更是一个国家谋进步、图发展的必要条件。丰硕的成果只有通过伟大奋斗来获得;伟大奋斗必然是长期不懈,甚至是艰苦卓绝的。苏区时期,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之外难以进行公开活动;同时,国民党反动派不断发动军事围剿,使根据地也经常处在危难之中。当时,环境十分险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根据地缺乏武器、医药、粮食、经费,甚至没有最起码的生活必需品,随时有被捕和牺牲生命的危险。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根据地军民团结一心,开展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生产自救和反经济封锁斗争,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展现出一幅艰苦奋斗的壮阔图景。中国的革命斗争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靠的不是强大的物质条件,而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体中国人以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只有人人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要在当前激烈竞争的时代胜出,获得后发优势,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艰苦奋斗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与品质意志。习近平指出:唯有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才能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相伴的是沉甸甸的责任使命和历史任务。为推动时代前行,以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必须完成转变发展方式、完善治理体系、改善生态环境等各项重要任务。而在这一过程中,又必将面临多重风险挑战。越是曲折和艰辛,越要持之以恒。面对前进路上的坎坷,弘扬和传承共产党人淡泊名利、克勤克俭的优良作风,树牢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自觉反对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作风,自觉抵制各类金钱至上、唯利是图、挥霍浪费的思想和行为。在任何风险和诱惑面前稳得住心神,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始终保持永不懈怠、全力以赴、追求卓越的昂扬锐气以及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积极应对新挑战、抵御新风险、克服新阻力、解决新矛盾,以强大的精神力量保证复兴号巨轮在新阶段新征程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五)保持清正廉洁,树牢廉洁底线,展现形象建设特色

  在革命斗争年代,物质非常匮乏,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廉洁奉公。缠金讨米的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执掌财政大权却一尘不染、廉洁奉公的毛泽民,不拿公家一分一毫的川陕省苏维埃政府财政委员会主席郑义斋……无数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形成了一心为公、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苏区干部好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为建设廉洁政府,自1932年到1934年,中央苏区开展了一场持续两年多的反贪污腐败、反挥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廉政运动,各级政府坚持在苏维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不论职务高低,对腐败分子一律严惩,绝不姑息。1936年,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时表示:中国人民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不允许在它的行列中有官吏的舞弊,对于犯罪的共产主义者要比非共产主义者更重地处罚着。也正是在这种强有力的反腐败斗争中,苏区政府赢得了史上最廉洁政府的赞誉。

  能不能在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条件下,维护好新时代党的形象,继续保持廉洁奉公的本色,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踏踏实实干事、真真切切为民、清清白白做人,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构建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体制机制,取得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腐败行为更加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揭露和查处难度加大;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严重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问题仍然存在。这些情况表明,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任务依然艰巨。2024年4月,为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中央同意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要求通过学习,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新征程上,要大力开展廉洁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党和国家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自觉做到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艰苦奋斗、不谋私利;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全党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加快推进人民民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建设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使党永远成为清正廉洁、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菜鸟理财观点或立场。发布者:菜鸟理财,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itui.cn/2024/08/05/5114.html

(0)
菜鸟理财的头像菜鸟理财
上一篇 2024年8月5日 下午2:43
下一篇 2024年8月5日 下午2:44

相关推荐

  • 张志坤|私有制经济在中国喧宾夺主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私有制经济以及新兴资本作为政治力量正在登上中国社会的大舞台,未来是否会进阶与上位着实难说。   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具有怎样的发展前景,相关的各种可能性值得深入探讨研究。这其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在当下中国的非公经济中,个体经济是不成气候的,主要成分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私营经济,且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不断发展壮大。那么今后私有制经济会不会在中…

    2024年8月21日
    8400
  • 中国的怪物大片到底该怎么拍?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我国的主流影视文化界在大势面前的抱残守缺,是迟早要遭到时代抛弃的。   前几天我们发文吐槽了国庆档某部大片,并聊了聊真正的中国式怪谈大片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文章发出之后遭到了投诉,导致无法查看。   就像我们在之前文章中说的,该大片的团队在9年前那个打着鬼吹灯名头的影片中已经意识到了都市传说、隐秘生物、神秘文明,特殊组织这些题材,经过民间口耳…

    2024年10月15日
    3800
  • 伊朗要复仇?不,以色列要搞更大的了!

    给他机会他不中用啊。 伊朗既不能打,也不敢打,白白错失最佳时机。 等待他的,只会是被以色列无休止的霸凌。      土豆说:   未来伊朗的命运已经注定了,等待他的是被以色列无休止的霸凌。   现在他还真要感激拜登,不管真的假的,拜登还会劝架。   真要等特朗普上来了,特朗普比内塔利亚胡还要极端,下手还要狠。   那会把伊朗往死里搞。   坏土豆 作品   …

    2024年8月3日
    7200
  • 真正好的领导是怎样的?(调查研究)

    如果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不老老实实用阶级分析法向社会做调查研究这件事,没有这样的精神,就迟早要走资。   领导不是身份,不是地位,更不是权力,领导是责任,是公仆,是为人民服务。而真正的好的领导就是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要真正有好的领导,除了在文章读《毛选》:什么叫做领导?谈到的预见力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调查研究力。   多见这样的领导   作风不实。现在我们很…

    2024年10月22日
    2000
  • 中医到底比西医高明到哪里?

    医是建立在旧的西方还原论科学之上的,而中医是建立在新的东方系统论科学之上的。世界马上就会迎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科学革命,它将证明中医学中隐藏的科学体系要远远领先于西方科学,尤其它将证伪西医,反过来证明中医,中医那时就会取代西医,成为世界的主导医学。   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现代人一定会比古代人聪明,但事实往往并不是如此。哲学家被认为是最聪明的人,可真正的哲学来源…

    2024年10月17日
    54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