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我们讨论了三个概念:两本:即能够取得货币收入的本钱和本领的投入;这一概念对应于简单的商品生产方式;资本:能够取得剩余价值的资产投入;这一概念对应于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的生产方式;工本:能够取得消费价值的劳动投入;这一概念对应于生产资料公有化条件下的生产方式。
今日浏览头条,看到了《和钟建民先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本论理论思想的商榷探讨》(首发2024-08-03 08:00牛八夫子)一文。文章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两本论的观点全文有三个理论问题缠杂不清,存在缺陷和错误,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其一,工本论把劳动者的劳动生产能力作为生产资料,此立论恐碍难成立? 其二,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两本论,工本论碍难成立,两本论也恐难成立,则这一立论恐亦碍难成立。 其三,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困局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
但是,通观全文论述,作者对工本的概念并没有正确理解。
在文章中,作者认为钟建民先生提出的所谓‘工本论’,简单地说就是把 ‘生产力和劳动生产’作为和生产资料的资本等价其观的概念,生产力和劳动生产怎公能成为资本?这显然是不确当的!
很显然,这里对工本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现在我们来认识市场经济的基本范畴:两本,资本和工本。
这里的两本:即本领和本钱;资本,就是能够获取剩余价值的资产投入;工本是能够获取消费价值的劳动投入。
对于什么是工本?什么是工本经营,实际上我在许多文章中都有过论述。但许多网友还是感到不理解。
在这里,我想再做一个详细说明。
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同的。其中一个主要区别就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资本为本,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工本为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活动由资本主导,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以工本为主导。
当我们谈到市场经济时,实际上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种市场经济的共同点是,都是由价值规律进行商品生产调节的商品生产方式;不同点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由资本起主导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工本起主导作用。
与简单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是市场经济。即以价值规律起主要调节作用。这种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小私有者。他们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出售自己的产品取得货币收入,然后再买入自己需要的商品。因此,简单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因此,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的商品生产者,即是以自有资产和自我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其生产行为就是生产出别人需要的商品进行出卖,以换取自己需要的商品,满足自己生活消费的需要。这时的生产者,他需要的是两本:本钱和本领。本钱是用来购买满足生产需要的生产资料,本领是把生产资料进行加工制作成新的商品的劳动能力。
当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被剥夺,绝大部分劳动者只占有自己的劳动力;而少数的生产者则成为生产资料所有者。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劳动者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自己的消费资料,因此,劳动力成为了商品;而资产所有者则通过购买劳动力及相应的生产资料组织生产。由于劳动力是以商品形式由劳动者转让给资产所有者的。因此,资产者只需要按照约定的价格支付工资,企业生产的结果自然表现为资产者的资产价值量的增减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价值常常是大于资产者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因此,就产生了剩余价值,从而使资产者的预付资本有了增值。在这里的资产者的生产行为实质就是利用占有的生产资料,采用雇佣劳动方式不断吸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过程。而这资产者所以能够取得剩余价值,是因为其占有的资产。因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资为本,资本主导着社会经济活动。
如果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通过合作化等途径,实现公有化了,每个生产者就都成为了公共的生产资料所有者,而且是在资产所有方面没有差别的公共所有者。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必须联合起来,在不损害公有资产的前提下利用公有资产,通过自己劳动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由于大家在资产所有方面是无差别的,而在劳动所有方面(因为生活消费的个体性)中是有差别的。因此,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企业需要体现的是劳动者在劳动投入方面的差别。因此,公有制企业的生产过程,实质是劳动者通过劳动投入获取相应的消费价值或消费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获取消费价值的凭借是什么呢?那就是能够形成消费价值的劳动能力或工作能力。我们把这种能够形成消费价值的劳动能力或工作能力,称为工本。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工为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应该由工本主导社会经济活动。
我们可以把股份公司和生产队模式做一个比较,来具体理解资本与工本的概念。
在股份公司中,是多个股东进行合资经营,因此,企业要根据股东投入企业的资产量进行股利的分配。如果把某个股东的股份除以公司的股份总数,就得到这个股东的占股比。把这个占股比乘以企业用于股利分配的总数,就得到这个股东个人的股利收入。在这里,股东的占股比,就是量化的资本。,是股东作为资产者获取股利的凭借。
在生产队中,是多个劳动者进行合作劳动。因此,生产队要根据社员投入生产队的劳动量进行消费价值(粮食和现金)的分配。如果把某个社员一年的工分累计量除以生产队一年的工分总量,就得到这个社员的工分比,把这个工分比乘以生产队用于个人收入分配的消费价值总额,就得到这个社员的个人劳动收入。在这里,这个工分比就是量化的工本,是社员作为劳动者获取劳动收入的凭借。
社会生产都是由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两个方面构成的。而具体的生产就是生产资料与生产劳动采用特定的生产方式结合进来形成新的商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我们的生产是在劳动力商品化的条件下,由资产者来组织和主导生产过程,并以满足资产者资产增殖为目的,那么这种生产方式就是资本的经营方式,其价值运动的特征表现为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反过来,如果社会生产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由劳动者来组织和主导生产过程,并以满足劳动者消费需要为目的,那么这种生产方式就是工本的经营方式,其价值运动的特征表现为消费价值形成过程。
社会生产由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两个方面构成,因而可以形成两种生产主体:生产资料所有者或资产所有者;生产劳动所有者或劳动所有者。但是具体的生产要正常地进行,必须而且也只能确立一个主体,并以这个主体的利益要求来主导生产过程。而劳动力商品化过程的作用就是消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确立资产者的主体地位,使生产过程成为满足资产者利益要求的过程;相反,生产资料公有化是消去资产者主体地位,确立劳动者主体地位,使生产过程成为满足劳动者利益需要的过程。
工本范畴的产生,源自十月革命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所产生的消费价值生产方式。当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格化的资产者已经消灭,而且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也已经消除。于是,劳动者作为生产主体出现了。那劳动者凭什么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并参与企业生产成果的分配呢?这里必然地产生了一个与资本相对应的经济学范畴,这就是工本。这一范畴,既适用于以手工操作与畜力为基础的农民劳动者,也适用于高科技产业的智力劳动者。另一方面,二十一世纪前后出现了知识经济,由于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客观上使生产劳动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这也决定了工本范畴产生的必然性。资金让位于知识,知识成为最宝贵的资源,从而使生产劳动取代生产资料取得了支配地位。于是,与资本相对应的工本的出现,就成为必然的事情了。随着人人为主体、按业绩付酬的经济形式的兴起,工本和工本经营,这种与资本和资本经营对立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在探讨知识经济时代特点时,人们形成了知识就是资本的观念,因此出现了知本的范畴。这对知识经济形态的生产方式是适用的。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生产力客观上出现了生产劳动占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的新的特征,这客观上也需要建立体现与劳动者权利要求相适应的基本制度。因此,为适应传统企业生产方式的生产力结构变化所形成的生产力发展要求,把知本拓展为工本是很有必要且是比较合适的。
在实践中,工本经营方式,早在我国人民公社时期就已经出现,生产队模式就是典型的工本经营方式。在改革的过程中,事实上在集体企业中也出现过实现按劳分配的工商企业,在改革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也有类似华为这样的经营模式。只是由于我们的理论界的研究局限于产权观念和资本经营的传统思想的束缚中,理论研究远远跟不上实践的发展。这是许多人觉得工本这个概念感到奇怪的原因所在。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认识劳权经济模式,认识类似工本这种社会主义经济学概念,是需要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用劳动所有的基本观点来看待问题的。但许多人事实上他们并不能够站正这个立场,从劳动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因此,许多人是面对劳动者的利益要求,却难以从理论上去体现这种要求。我为什么会提出这个概念?我为什么能提出这个概念?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劳动者。
在本文我们讨论了三个概念:两本:即能够取得货币收入的本钱和本领的投入;这一概念对应于简单的商品生产方式;资本:能够取得剩余价值的资产投入;这一概念对应于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的生产方式;工本:能够取得消费价值的劳动投入;这一概念对应于生产资料公有化条件下的生产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菜鸟理财观点或立场。发布者:菜鸟理财,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itui.cn/2024/08/04/4692.html